恐懼vs.希望 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成美大選主軸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左)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右)   圖:取自兩位領袖的社群平台,新頭殼合成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左)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右) 圖:取自兩位領袖的社群平台,新頭殼合成

[Newtalk新聞] 美國即將於11月舉行大選,兩大黨候選人打出截然不同的選戰風格。美國新聞網站《值得》(Axios)分析,這次大選遠不僅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之爭,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的選擇:恐懼vs.希望。

報導分析,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以恐懼視為主要動力—對非法移民、犯罪、通貨膨脹和美國衰落的恐懼。他相信搖擺選民即使他們不喜歡他的風格,也會接受他的黑暗觀點並尋求保護。

接替拜登(Joe Biden)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將希望(或對衝突感到疲憊)作為主要動力—希望超越川普和戰鬥,希望美國崛起/反彈。她認為選民已經厭倦了厄運和悲觀。

報導指出,整體而言這兩種策略在過去20年的選舉中都被證明是有效的。但誤讀全國情緒可能會毀掉一場競選活動。

自 2016 年乘著民粹主義憤怒浪潮入主白宮以來,川普的策略以及他對民主黨統治下的反烏托邦未來的願景始終如一。

賀錦麗的策略則帶有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選舉理論的味道。歐巴馬私下為賀錦麗提供建議,他最重要的軍師普洛夫(David Plouffe)被任命為哈里斯的顧問,擴大她的團隊,並使其支持範圍超越拜登。

眾所周知,歐巴馬的競選活動主軸圍繞「希望和改變」(hope and change),並且成功起了作用。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賀錦麗放棄了拜登主打川普是對民主威脅的的策略,轉而傳遞更多充滿希望、面向未來的信息——包括一個新的戰鬥口號:「我們不會回頭」。

報導指出,對這兩種主軸的認知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互矛盾的言論反映了對如何贏得 2024 年勝利以及美國人對國家狀況的真實感受的相互矛盾的盤算。

2020年,選民們厭倦了川普的總統任期和新冠疫情造成的日常混亂,並押注拜登將帶領國家恢復正常。
四年後,蓋洛普的追蹤民調顯示,只有 18% 的美國人對國家的方向感到滿意—為川普重新挑起並強化其牢騷政治學(politics of grievance)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資深共和黨民調專家倫茨(Frank Luntz)指出,「美國有很大一部分人確實承認生活情況很艱難,但他們厭倦了被吼叫,厭倦了悲觀和厄運。他們想要希望而不是責備。」

倫茨補充道:「川普不是一個把好消息講成壞消息的候選人;他是一個把壞消息講得更壞的候選人。 無論如何,他都會持負面態度。但其攻擊必須可信。」

觀看賀錦麗與她挑選的副手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Tim Walz)的活動,會看到並聽到他們對看起來和聽起來快樂、樂觀、有趣的共同痴迷。

華茲在底特律的一次集會上宣稱:「我不會原諒(共和黨人)的一件事是他們試圖竊取這個國家的歡樂。」 「但你知道嗎?我們的下一任總統帶來了歡樂。她散發著歡樂。」

相對的,與川普搭檔競選的俄亥俄州共和黨參議員 JD 萬斯(JD Vance)本週被問到「什麼讓你快樂?」時,反映出他們面對民主黨快樂敘事所產生的挫折感。

萬斯回應密西根州的一名記者:「我對很多事情都微笑,包括來自媒體的虛假問題,夥計!」「我認為我們國家的大多數人有時會無憂無慮,有時會享受生活,但打開新聞就會認識到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是一種恥辱。」

報導指出,賀錦麗以一張新面孔而受益匪淺,許多選民—至少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將拜登政府的失敗歸咎於她。

倫茨驚嘆道:「她能夠以我以前在美國政治中從未見過的方式重塑自己。」「人們認為體系崩潰了,他們認為政府崩潰了,他們認為邊界崩潰了,他們認為經濟崩潰了。這一切都對川普有利。但他們不認為賀錦麗應對此負責為此。」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林郁婷巴黎奧運拳擊摘金! 教練「感謝」JK羅琳讓這面金牌聲量這麼大
林郁婷奪金插曲 女拳迷手持台灣獨立布條遭驅趕

看更多相關新聞
賀錦麗對台灣中國態度為何 過去重點發言一次看
川普造勢播「鐵達尼號」主題曲 席琳狄翁:未授權
紐時民調:賀錦麗在3關鍵搖擺州超前川普
過往經歷全被挖!華茲曾任教廣東、學中文 前同事曝當年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