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界反彈 川普嘗到炸彈引爆的苦果

美國總統可能再次栽在情報官員手中。「烏克蘭門」是出於吹哨者(whistleblower)透過內部管道檢舉,情報督察長(ICIG)艾金森(Michael Atkinson)準備依程序送交國會,但川普任命的國家情報總監馬奎爾(Joseph Maguire)反對,吹哨者轉而向國會幕僚透露此事,隨後各大媒體曝光,國會眾院議長波洛西宣布,情報等六個委員會展開彈劾調查。川普想約見吹哨者,傳有人懸賞要吹哨者身分,卻遇到反對,情節有如間諜電影般精采。

「紐約時報」披露吹哨者是中情局(CIA)資深官員,曾派駐白宮,目前已歸建。這位情報分析師具法律素養,對美國對歐外交政策和烏克蘭政情很瞭解。吹哨者即將赴國會作證,即使秘密作證,身分也會曝光,但他顯然不怕曝光,否則就不會出面檢舉川普,成為風暴核心人物。

很明顯,川普和共和黨人想找吹哨者,是想把他定位為反川普的人,不是真正關心國家安全。川普急了,他連日來推文說,揭密者「簡直是間諜」、「彈劾將引發內戰」、「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謝安達(Adam Schiff)可恥,應該逮捕他」、「正在發生的事不是彈劾,而是政變」;川普3日更自曝,他也曾要求中國調查白登父子,案情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烏克蘭門」讓外界聯想:一,川普言行太沒分寸,濫用職權,想打擊政敵白登,自己反而踢到鐵板;二,川普的乖張作為引發情報界反彈,這回嘗到惡果。三,這位CIA官員掌握川普「罪證」向上舉報,大選來臨,這一招比「通俄門」還狠。真相是哪一個?或許兼而有之。

川普1日再推文,憤慨質疑為何他無權約談吹哨者?但已七連任的最資深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葛拉斯里(Chuck Grassley)卻聲明力挺吹哨者。他強調「政府和媒體必須總是合作,尊重吹哨者的機密性」,未經證實的陰謀不能做為黨派的政治武器,損害國家利益。葛拉斯里長年倡議「吹哨者法案」,認為總統無論隸屬哪個黨派,應讓吹哨者加入監督,權力才能獲真正制衡。

尼克森的「水門事件」是警方查獲非法侵入民主黨總部後,媒體連續刊登竊聽情節,提供內幕消息的「深喉嚨」(Deep Throat)在33年後,2005年外界才知他是當時聯調局(FBI)副局長馬克·費爾特。如今「烏克蘭門」是CIA情報官員親自引爆,兩次事件都和情報官員有關。

情報人員掌握國家情報機器,擁專業能力,比一般文官更有機會接觸總統言行或國家機密。他們也有政治立場,兩黨支持者都有。川普想約談吹哨者,可能有兩個目的:一,吹哨者身分曝光後,可查其投票、捐款紀錄,如果不是共和黨人,可抹黑舉報目的是為黑川普、幫民主黨。二,川普也可重施開除前聯調局長柯米故伎,以洩密甚至叛國等理由,開除這位情報官員,先下手為強。

川普指吹哨者「叛國」,但逾300名跨黨派前國安情報高官連署,支持眾院展開彈劾調查,指川普若利用總統權力要求外國干預美國民主進程,就構成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濫權。兩年多來許多報導說,川普很少專心聽取白宮每日由無數情報人員心血濃縮的全球情報簡報;川普曾誇口,他比專業情報官員更懂情報,似讓他在情報界失去人心,如今也栽在情報官員手中。

眾院已要求調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亭、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等通話紀錄。川普2017年在德國漢堡會見普亭,刻意支開幕僚和普亭一對一對話,結束後沒收美方譯員的筆記,都可能加深情報界疑慮。吹哨者還揭露,白宮有一套特別加密的電腦系統,川普的敏感性材料都移置其中。法界人士指這樣做違背國家檔案法規,有違法之虞。其間的水有多深,如揭開後風暴鬧大,川普處境可能比「通俄門」更糟。

美國總統歷史學家布林克利(Douglas Brinkley)說,吹哨者是一位真相追求者(truth-seeker),身分曝光後,將被載入史冊。他的觀點和川普指責吹哨者叛國截然相反;情報官員應無條件忠於總統,或忠於國家和憲法、法律更優先,答案很清楚。

自史諾登不滿國安局濫用監聽侵犯民眾權利,不惜公開情報運作內幕,讓美國全球情報作業受沉重打擊後,美國或美國總統再次面臨情報人員發動的挑戰。川普對「通俄案」不服和執著,亟欲報一箭之仇,讓他自陷羅網。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港鐵全線暫停 交通近乎癱瘓 全港遍地烽火
矽谷史上最大騙案女主角續沉淪
不戴首飾不找伴娘…劉墉在紐約低調嫁女 感性長文藏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