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兩極亢奮又沮喪 恐是躁鬱症作祟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千分之三的人受躁鬱症所苦,亦即全台約69,000人患有躁鬱症。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躁鬱症並非年長者的問題,許多人在15至25歲之間就首次發病,且病況可能出現週期性的波動而時好時壞,嚴重影響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品質。跟著健談圖文正視躁鬱症問題。




躁鬱症是由「躁期」與「鬱期」所形成的精神性疾病,特色是患病者會出現焦躁與憂鬱兩種極端的情緒,因此醫學上又稱為「雙極性情感疾病」。

躁症的症狀是覺得自己異於平常的充滿活力、衝勁,情緒激憤、異常多話,覺得有很多事情想做,甚至為此不眠不休;而鬱症發作時則變得心情低落、沮喪、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變得悲觀、甚至有自殺的念頭。

然而,躁鬱症有週期循環,發病時可能依照躁期與鬱期症狀而有不同的類型,週期過後又會恢復正常,如此週而復始可能對生活作息與品質造成嚴重的影響。

吳家碩心理師提醒,躁鬱症是可以治療的!若出現疑似躁鬱症的症狀建議可及早就診,遵照醫囑給予藥物或心理治療都有助改善症狀。

躁鬱症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精神科、身心科」


專家諮詢:台灣心理健康發展協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 吳家碩


延伸閱讀

■  憂鬱症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