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台31牽動兩岸關係 七成民眾憂心人才外流
中國大陸於228宣布「惠台31項措施」,引發兩岸關注,遠見研究調查進行民意大調查,台灣人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出現哪些微妙變化?
今年2月28日中午,中國大陸片面宣布「惠台31項措施」,儼然對兩岸關係丟下一顆震撼彈。不僅朝野各有不同解讀,民眾也相當關注,遠見研究調查隨即針對此議題進行全國民意大調查,結果發現政府正面臨一大隱憂、三大警訊。
年輕世代最想赴大陸發展
首先詢問民眾,大陸對台灣人民的友善程度如何?十年前《遠見雜誌》也曾調查過這個問題,沒想到卻出現明顯變化。
2008年6月,遠見研究調查顯示,當時認為大陸對台友善的比例為39%,現在卻降至30.3%,少掉8.7個百分點;而不友善的比例則從37.9%增加到42.1%,多出4.2個百分點。
其中,變化最大的是18至29歲的年輕人、也是一般所謂的「天然獨」世代。十年前,根據遠見研究調查指出,這個族群認為大陸對台不友善的比例,高達50.8%,居所有年齡層之冠,但十年後的今天,卻下降至39.8%,逆轉成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友善占比也從35.5%增加到40.8%,也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族群。顯示年輕世代對大陸看法已大不同。
針對愈來愈多台灣民眾認為大陸對台不友善,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認為,這一點都不意外,因為近年來兩岸關係緊張,倒是年輕人的轉變更值得注意。
他進一步分析,過去執政黨認為「反中」就能贏得年輕人選票,甚至將2014年3月18日的太陽花運動簡化解讀成「反服貿」,其實太陽花是反建制的社會運動。而當愈來愈多青年透過各種管道接觸大陸後,會更務實看待兩岸議題。
所以即便有42.1%認為大陸政府對台不友善,但當詢問,如果有機會,您願不願意去中國大陸發展,包括投資、工作或求學?願意的為41.7%,不願意的是47.4%,此結果與《遠見》今年2月發布的「2018台灣民心動向調查」相比(36.6%),僅一個半月時間,赴大陸意願竟然又成長5.1個百分點。其中,仍以年輕人占比最高,近六成(59.6%)。
當大陸發布惠台31項措施後,台灣民眾是否知道相關訊息?有38.9%知道,顯示民眾對兩岸新聞的關注度不低。
毫無疑問,大陸祭出31項惠台措施,旨在吸引更多台灣民眾到大陸發展,本次調查顯示,會因為惠台措施而增加赴大陸發展意願的為38%,不受影響的是56.4%,顯示惠台措施仍有一定催化作用。其中,還是以年輕人會增加意願的比例最高,為61.6%。如以縣市地區別來看,則桃竹苗最高,為51.1%。
為何惠台措施如此吸引青年?目前是高中公民教師、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理事長的黃益中一針見血地說,「先顧腹肚,才顧佛祖(台語)」。
黃益中發現,年輕世代生長在自由民主社會,很難接受如大陸無法用臉書、言論箝制、威權統治的國家。每次在班上隨機調查,不喜歡大陸的比例均達七、八成。但面對前途、經濟等切身問題,卻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儘管多數民眾將大陸視為機會而願意前往,但由於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當中國祭出惠台措施時,各種傳聞也甚囂塵上。此次調查,超過一半受訪者(51.9%),認為大陸此舉是為了換取政治認同,認為提供實質利益的為32.4%。
其實,黃益中也時常對班上學生做「國家認同」的隨機調查,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幾乎是0,八成五以上都回答是台灣人,近15%是二者皆是。
趙春山也認為,國人不必過度擔憂惠台措施,年輕人不會輕易被收買,也不會因為去大陸上班,就改變對國家的認同。
那到底惠台措施對台灣整體發展是好還是壞?有45.4%認為會有不好影響,回答「好」的僅27%。
弔詭的是,多數人認為對台發展不好,不過,當問到惠台措施對穩定兩岸關係是否有幫助?回答有幫助的竟然為48.6%,其中,仍以年輕人最高為66.7%。顯示儘管不少民眾認為惠台措施是為了換取政治認同,但總比對岸用飛彈對著你、武力犯台好吧!
僅3.3%要政府強硬反制
至於民眾認為政府應該以什麼態度來因應31項惠台措施?出乎意料的是,希望政府強硬反制的僅3.3%,希望審慎評估的高達49.7%,顯示不分藍綠或年齡層、地區別,都希望政府審慎面對,其中,年輕世代甚至沒有人支持強硬反制,也是審慎評估占比最高的族群(65.2%)。
政大經濟系教授、前國發會主委林祖嘉認為,此調查結果與其觀察一致。他指出,情感上可以熱情澎湃,面對嚴肅課題時,多數人會退一步冷靜思考,不會贊同強硬反制。這也顯示台灣人雖認為大陸對台愈來愈不友善(42.1%),卻也不希望政府貿然躁進,拉高兩岸的對立情勢。
綜觀「惠台措施」調查結果,也凸顯出一大隱憂與三大警訊。
最大隱憂是台灣人才進一步流失。不分男女、藍綠(政治傾向)、居住縣市、年齡,即便認為大陸對台友善的民眾也一致認為惠台措施將造成人才流失。高達71.5%表示同意,不同意的僅24.8%,泛藍同意比例為73.6%,泛綠民眾也不低,達67.5%。
為何民眾憂心人才流失?趙春山分析,天時、地利、人和,台灣都缺。新政府上台後,兩岸僵局難解,加上年金改革,軍公教預期月退俸縮水,開始謹慎或減少支出,消費力變弱後,確實對經濟造成衝擊,也推升年輕人才往外走的力道。
分析調查,還出現三大警訊:
第一大警訊:民眾對政府面對惠台措施的應變能力,信心明顯不足,高達68.5%沒信心,有信心的僅24.5%。
值得執政黨警戒的是,不僅泛藍沒有信心(高達89.5%),連泛綠民眾也缺乏信心。儘管有七成(71.9%)泛綠民眾認為大陸對台不友善,69.7%泛綠民眾認為惠台措施的目的在於換取政治認同,但48.1%沒有信心民進黨政府對惠台措施的因應能力,還高過有信心的46.3%。
林祖嘉發現,近兩年來,政府對兩岸議題無法提出有效解決方案,連民進黨支持者也開始信心動搖。例如M503航路爭議最後變成對岸取消加班機,卻未見具體協助台商返鄉規劃,自然影響民眾對政府信心。
年輕人更務實 願掌握機會
他進一步表示,同樣狀況也發生在「31項惠台措施」議題上,原本涉及國安的兩岸議題是總統蔡英文的職權,卻不見她出面回應,最後一延再延,才在3月16日,由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對外說明「四大方向、八大策略」的因應對策。
第二大警訊是:如以地區分析,產業重鎮—桃竹苗地區,不僅願意到大陸發展占比超過半數(50.3%)。另外,認同大陸對台友善(40.4%)、及認為惠台措施對台灣有好的影響(40.6%)、對穩定兩岸關係有幫助(61.4%),比例均為全台各區域之冠。
林祖嘉分析,桃竹苗傳統上是泛藍的票倉,當地也是全台科學園區與工業區密度最高的縣市,不管從商或就業,經常往返兩岸,相對了解國際局勢,更務實面對前途與經濟發展等問題。
由於這群人多為高產值的勞動力,他們若擁抱大陸,也是執政黨要加以面對的課題。
第三大警訊是,愈年輕愈務實且願意掌握機會,過去被認為最支持民進黨的年輕族群(18至29歲),此次調查,不僅認為大陸對台友善的占比,在所有年齡層中排第一(40.8%)、也是到大陸發展意願最高的族群,高達近六成(59.6%)。在惠台措施後,更有61.6%會增加到大陸發展的意願。
套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2年競選總統時的口號:笨蛋,問題在經濟(It's economy, stupid.)。
長期跟年輕人互動的黃益中說,30歲以下未婚比例高,沒有家累,更願意到對岸試一試。輸了,了不起再來一次。
不可否認,兩岸民間往來多年且頻繁,已經難以切割。趙春山舉自己過去居住的社區為例,至少兩成住戶與大陸有直接或間接關係,不是娶大陸新娘、到對岸投資,就是去求學、就業,「早就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台灣該如何面對惠台31項措施,遠見研究調查凸顯出的一大隱憂與三大警訊,均是不容迴避的課題。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