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化!無塑不在 一次性用品暴增

減塑行動、刻不容緩,但民間團體綠色和平卻發現,2019年的一次性用品用量,包含塑膠袋、餐具和紙容器,竟然比十年前,多出兩成二,其中單看紙容器數量,更是多出近三成七。原因是,最容易取得一次性用品的傳統市場、飲料店並不在納管範圍,也有民眾認為,以價制量效力不強。

減塑政策上路多年,但塑膠袋隨手可得,塑膠吸管也依然隨處可見,政策有沒有感,民眾這麼說。

民眾:「買飲料的時候 店家就會問你說,有要加購塑膠袋嗎,有些人就會覺得 不然我手拿也可以,就不會再付那一塊錢,所以就是有時候還是會減少一下,塑膠袋的使用量,吸管跟塑膠袋 好像是剛推的時候,大家最遵守 但是現在漸漸地,除了塑膠袋之外 吸管好像還是可以拿。」

如果從統計數字來看,一次性用品包含塑膠袋、塑膠餐具和紙容器,十年間竟然增加5萬2千多公噸,成長了兩成二。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 唐安:「免洗餐具還有紙容器這兩項,它是現在在比較常見的,一次性塑膠製品裡面,成長的幅度是比較高的,它是塑膠袋的三倍左右。」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綠色和平調查,超過六成五民眾,買手搖杯時,能取得一次性飲料杯和塑膠吸管,也有六成三的民眾,去趟菜市場,就能輕鬆拿到塑膠袋。有人說、以價制量不夠嚴格。

民眾:「不拿塑膠袋可以少多少錢之類的,比如說可以少一塊錢 少五塊錢,這種小規模的獎勵也是有幫忙,如果用懲罰機制,我覺得反而 會適得其反,大家可能覺得 沒關係 我多花一塊錢,拿個塑膠袋就好了。」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 唐安:「以重複使用這樣子的租賃容器,去取代一次性的塑膠,其實從民調的結果,也可以看到說,民眾對於這樣子的模式,它的支持度有高達九成。」

目前像是小琉球,或一些地方政府,都已經和企業一起發展、租賃容器的商業模式,民間團體認為,可以逐步擴大,同時盡快納管傳統市場、小吃店、飲料店等,才能讓減塑行動,更快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