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他們也寫情色作品

對西洋文學甚或西洋文學的情色作品有興趣的人,看到D.H.勞倫斯、亨利.米勒、喬治.巴代伊(George Bataille)和阿瑟.薛尼茲勒(Arthur Schnitzler)的名字,會馬上興起他們專寫情色作品的想法。雖然D.H.勞倫斯的情色小說也許僅止於《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但誰讓他寫得那麼好,以致於擺脫不了情色作家的名號。

我以下要寫及的六位作家,給人的一般印象是不涉情色,亞歷山德里安的《西洋情色文學史》中,除了馬克吐溫之外,其他五位都未被提及。誰知道他們卻像台語所說的「惦惦吃三碗公」,且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吃」的。

1

第一位是法國的伏爾泰。雖然他的名作《憨第德》也有情色的描述,但一般人不會把他跟情色聯想在一起。不過證據確鑿,他的情色詩《奧爾良的少女》描寫的是封聖前的聖女貞德,在十八和十九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都被禁,但幾世紀來卻成為有關聖女貞德最為人普遍閱讀的作品,法國知名作家法朗士在他的《諸神口渴》中不斷指稱,此詩是他最喜歡的作品。

伏爾泰寫此長詩的動機是這樣的。當時有一位叫金.恰培冷的人寫了一首有關聖女貞德的詩,但受到批評家的撻伐,加上伏爾泰的一位文學同僚挑戰他寫出比恰培冷更好的作品,所以他才決定創作這首誨淫的長詩,還在詩中以打油詩的口吻嘲笑恰培冷:「哦,恰培冷啊!你的小提琴拉出/的老調是多麼刺耳?」

但批評家也對伏爾泰這首詩透露出的性意味毫不寬貸,終至伏爾泰為自己的作品感到羞愧,在三十年後修改內容再出版;君子「改過」三十年也不晚嗎?

我手中有一本英文小說《Pink Pussette》,中文書名煩請讀者自己去查。書沒有作者的名字,但有一篇前言,一開頭就說,「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伏爾泰是此書作者,同樣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他不是作者。」那就把此事當做一個公案,留待有心人為伏爾泰「平反」或為他增加一筆資產?

2

以出生年代為序,下一位請E.T.W.(或E.T.A.)霍夫曼出場。當然,大部分的人都不認為這位德國音樂家、作家和畫家會寫情色作品。記得好幾年前,某報副刊邀請知名人士寫出他們最喜歡的書,名鋼琴家葉綠娜就選了霍夫曼的《愛情靈藥》,你說,它可能情色嗎?

但霍夫曼確實寫了一本情色小說《罪與修女莫妮卡》,雖然匿名出版,但還是被肉搜出來。本書的背景是修道院,其實這是老套,薄伽邱和喬塞都用過這種背。本書是一本「有關世俗化的X修道院的情色心理-生理記錄」。

我查了World Cat,國外好像只有一家圖書館藏有此書的英譯本。舊書聯盟ABEbooks一本也沒有。我買了一本電子書,就在這兒借花獻佛引用其中一段話:「兩個人做愛,可能享有神聖的愉悅,只要男人和女人各自把他們所有的慾望和熱情帶進兩人的結合中。但是社會的狀況會把甚至最熱的氣溫變涼,使得男人和女人只會把愛看成是一種掙扎,在其中,一位是征服者,另一位是受害者。」

這位以歌劇《霍夫曼故事》風靡世界的霍夫曼寫了這樣一本情色書,是「晚節不保」,還是想掙脫「社會狀況」加諸人類的束縛?有請西洋文學史家們深入探討。

3

接下來是俄國文豪普希金。博學的讀者知道我要寫他的《普希金祕密日記》。這本書台灣有中譯,內容不勞我多著墨,我只想把我所看到的一句有關此書的話做為總結:普希金在女人的私處中看到上帝的面孔。

其實這本書是有爭議性的,就像尼采的《妺妹與我》,很多人認為是偽作,我也比較傾向偽作說──雖然本書曾在2006年於巴黎搬上舞台,雖然本書的所謂英譯本前言說,「普希金的文學名聲強有力,他的個人名聲不會動搖它,相反的給了我們機會,可以讓我們認真研究人性,而人性的永恆不變則讓我們與過去和未來溶為一體。」

最後這句話搬出「人性」,似乎為它不是偽書辯護,其實可能有欲蓋彌章之嫌,有人認為讀了這篇英譯本前言,「還是搞不清楚『此書』真正的作者是誰。」

我就用我在〈俄波波之旅的人文波漪〉一文中的一段話來附和偽作之說,「我向聖彼得堡的俄國女導遊說,據說是偽作的普希金祕密日記,台灣就有兩個中譯本,她聽了一臉茫然......」

好可惜,可能是偽作。多麼渴望是如假包換的名作。好在書中有一則有關書的日記,可以解我這個愛書人另外的「渴」:「買新書是一種十分不同於閱讀的快感:仔細詳察、嗅嗅書香、一頁頁翻閱就是快樂的本身。」

如果《普希金祕密日記》是偽作,我會很後悔把普希金列入「想不到他們也寫色情作品」的作家,也許應該列入「想不到他們不寫色情作品」的作家。

4

馬克吐溫?不是寫《湯姆歷險記》的那一位嗎?我似乎聽到有人驚呼,就像凱撒被暗殺時驚呼「布魯特斯,你也有分?」

沒錯,馬克吐溫於1880年以匿名的方式出版了一本名叫《1601》的情色小冊子,於1906年才承認是自己所寫,寫作時間介於《湯姆歷險記》和《頑童流浪記》之間。

小冊子的內容,記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與當時幾位著名作家的對話,討論的主題具糞石學成分,特別是腸胃脹氣的幽默和性的方面。亞歷山德里安的《西洋情色文學史》稱此書是「十九世紀美國文學中最淫穢,最臭氣沖天的一部禁書......。馬克吐溫在書中大加諷刺伊麗莎白時代的人和當時的英國宮廷,將那個時期的淫穢詞彙一網打盡。」

書中主要人物有伊麗莎白王后、莎士比亞、饒烈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和培根(Francis Bacon)等。既然書中談到腸胃脹氣的幽默,所以用了很多這方面的譬喻,如「不,不是我帶來了這濃濃的主宰之霧,這芬芳的幽暗?」莎士比亞則是對「堵塞蒼穹的腐爛」感到震驚。在性方面,莎士比亞也說了──個性慾旺盛的王子的故事。

很可惜,這部小冊子是以十七世紀的古英文寫成,沒人有本事或興趣把它譯成中文。也好,否則英文臭氣沖天混合以中文沖天臭氣,不知伊於胡底。

5

大家也許對奧匈作家沙爾登(Felix Salten)很陌生,但如果提到《小鹿斑比》,也許就耳熟能詳了。《小鹿斑比》和我譯過的《十二隻兔子》都是清純可愛的作品,但是他的另一部作品《一位維也納神女的自述》卻是前兩者的髮夾彎,外表上是描寫維也納工作階級的社會問題,其實是描寫一位維也納雛妓的放蕩生涯,雖然也涉及她藉賺錢供養酒鬼父親的情節。

維也納大學圖書館認為,本書是沙爾登或亞瑟·薛尼茲勒所著,今日批評家、學者和奧地利政府已認定沙爾登是唯一作者。這部作品在德國和英國銷售超過一百年,賣出超過三百萬本,曾譯成包括匈牙利文、瑞典文、芬蘭文、希伯來文、荷蘭文和日文在內的十一種以上的語言,當然是沒有中譯。

此外,它被搬上銀幕、舞台,並成為大學的講授課程,還有兩本續集,影響力似乎無與倫比,但沒有中譯,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6

我譯過毛姆不少作品,包括《巴黎的異鄉人》、《毛姆寫作回憶錄》、《愛的真諦》(又譯《面紗》)、《魔術師》,以及《馬基雅維利的九十天》,都不具情色條件,他的其他作品如《人性枷鎖》和《月亮與六便士》也沒有情色嫌疑。

大約三年前,我發現他的另一部作品《柯拉多克夫人》,題材大膽,涉及情色,所以他當初找不到出版商,雖然完成於1900年,卻遲至1902年才付梓,但出版商的條件是把會冒犯讀者的段落刪除,1938年,第一部完整版本才問世。我特別捨棄其他版本,買了較貴的未刪本。我查了全國圖書目錄,發現中國大陸有此書的簡體字中譯本,但所根據的是刪過的原本。如果他們發現其實有未刪本,不知會不會捶心肝。

本書是描述十九世紀末,富有的柯拉多克夫人嫁給身分不如她的農人丈夫後的不快樂情慾生涯,我想引用其中一段話如下:「就因為我要求的是那麼少,所以我才一無所得;在這世界上,你必須要求很多,你必須讓讚美你的聲音廣為流傳,你必須把阻礙你的人踐踏於腳下,你必須盡你所能占有空間,否則你會被擠開,你必須百分之百自私,否則你會成為微不足道的人,成為人們玩弄後甩開的不值錢東西。」

你看了會很失望,哪裡有情色啊?唉,情色作品吊人胃口,此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