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收穫!教授養魚意外發現「菌紅素」能美白

很多民眾喜歡養觀賞魚種「血鸚鵡」,但大同大學的教授和學生,卻把鮮紅的魚養成白色。他們本來想利用萃取出的菌紅素,讓魚變得更美觀。但菌紅素抗氧化效果是「類胡蘿蔔素」的2倍到7倍,反而能美白。目前研究團隊正試驗能否大量生產,製作成美白乳液,應用在保養品上。

▼(圖/東森新聞)

頭大大,全身鮮紅的血鸚鵡,是很多民眾喜歡的觀賞魚類,但照片中的血鸚鵡有橘色也有白色,顏色變變變。

大同大學教授陳志成:「養魚事實上需要紅色素,然後把牠變得比較紅,結果學生發現說,這個魚怎麼變白了,剛開始有點不好意思講,做出來所謂菌紅素東西,那它是靠一種叫發酵設備的方式,去把它做出來的。」

▼(圖/東森新聞)

沒預期到魚會越養越白,大同大學生物工程系教授陳志成和學生,原本想讓魚的顏色更鮮豔,價格賣得更好,他們從古老菌種「嗜鹽菌」,萃取出菌紅素,放在飼料中,沒想到血鸚鵡從紅魚變白魚,意外得知菌紅素有強大美白效果。

大同大學教授陳志成:「做所謂細胞實驗,也做了另外一些比較屬於就是斑馬魚的實驗,發現它裡面的色素真的變少,然後在細胞實驗裡面,我們也發現這些色素,會讓它細胞的色素變少。」

▼(圖/東森新聞)

死海有古生菌,死海泥更常拿來敷臉美白,教授靈機一動,古生菌應該就是美白關鍵,可以對抗黑色素,而且萃取出的菌紅素,抗氧化效果是類胡蘿蔔素的2倍到7倍,準備應用在保養品上,製作美白乳液,目前正在是試驗如何快速大量取得菌紅素,誤打誤撞反而開發了新商機。

(封面圖/東森新聞)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蜂蜜檸檬喝多恐變胖蛀牙 桑椹葡萄抗氧化力更好
友人視訊問「後面男童是誰」 她嚇慘:家裡只有我…
蘇打綠回不去了?青峰「決定自己唱」認:對自己生命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