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集專欄/「三大委員會」與賴清德的「權力焦慮感」

愚不可集專欄/「三大委員會」與賴清德的「權力焦慮感」
愚不可集專欄/「三大委員會」與賴清德的「權力焦慮感」

余可及/資深政治記者

從520上任以來,總統賴清德的公開行程少之又少。翻開總統府的公開行程,賴清德大概有十多天是「沒有行程」。這對一個剛上任的總統來說,並不尋常。加上因為立法院三黨不過半,立法院朝野衝突不斷,賴清德近乎神隱的態度,甚至連綠營內部都對他的想法有些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就職滿月前夕,他公布了要在總統府設立三大任務編組委員會,算是初步透露了他對國政的想法。

這「三大委員會」,分別是「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雖然從李登輝時代起,總統府成立類似編制外、屬於「任務編組」的委員會,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和過去三任總統比較,賴清德的做法還是有明顯不同。李登輝時代,成立的「國家統一委員會」,更多的,還是宣示性質。

到了陳水扁時代,成立「人權諮詢委員會」,同樣也是宣示性質較高。至於馬英九時代,成立的委員會更偏向是「細部政策的宣示」,比如說資安委員會。至於蔡英文,應該算是目的性最明確的一個,如司改、年改、新南向,都是在政策完成後,委員會就謝幕關門。蔡英文甚至把陳水扁時期的人權諮詢委員會一起法制化,設在監察院後,就取消總統府的委員會設置。

但賴清德這三個委員會,都和過去總統府委員會的性質很不同。既沒有憲法憲政的高度,也稱不上什麼明確的政策宣示,有的只是三個抽象的形容詞或口號而已。加上三個委員會的召集人,也都罕見地由賴清德「自己兼任」,他對掌握實質權力的企圖心,也就一覽無遺了。

不過,賴清德對於全面掌控權力的企圖心,是來自對權力的渴望,還是焦慮?這個問題,或許應該反過來問:如果只是單純對權力的渴望,有需要成立三個委員會來掌控一切嗎?答案是否定的。要知道,賴清德已經兼任民進黨主席,而且行政院長卓榮泰又是弱勢閣揆,賴清德要透過黨機器和總統高度來掌握權力,可說易如反掌。但他顯然認為這樣還不夠,所以要成立三大委員會。背後動機其實是焦慮,也就理所當然了。

對賴清德而言,他的權力焦慮來自於三方面:第一,當然是立法院三黨不過半的情勢,自從立法院改朝換代後,民進黨在立法院頻頻吃鱉,賴政府的運作,顯然將不復過去蔡政府雄風。第二,是雖然賴清德任命卓榮泰擔任行政院長,但他應該很清楚卓榮泰的能力遠不夠「院長」職務,出線的唯一原因,只是「身段夠軟」而已,對此,賴清德應該是「不放心」。

第三,則是雖然賴清德已經掌握了黨政大權,但是站在他的視角,身邊卻全部都是「蔡英文的人」。副總統蕭美琴如此,國安會秘書長如此,甚至國安會諮委、國防部長都是如此。內閣中親蔡、過去被蔡提拔者,更是不計其數。加以2019年欲爭取民進黨總統提名,被蔡英文「做掉」的往事,如此怎能讓他不焦慮?

而他這樣的焦慮感,除了反映在他自兼三大委員會召集人上,也同樣反應在各委員會的「副召集人」選擇。其中和國安最直接相關的「防衛韌性」委員會,是最順理成章,應該由蕭美琴擔任召集人的委員會,但賴清德自兼召集人後,將兩個英系且並不十分合拍的蕭美琴、吳釗燮都放在副召集人位子,再加上自己的親信潘孟安,等於是沖淡英系在國安領域獨大的局面,讓自己有另一個管道得以架空英系,成為擺脫英系主導的實權總統。

至於另外兩個委員會,副召集人有明顯的「對標」意味:鄭麗君、童子賢、陳志鴻,過去分別曾被傳出是熱門的行政院長、經濟部長和衛福部長人選,而且這三人和賴清德的關係,顯然都比幾個「現任者」更密切。除了自己要掌控政策走向,當然也很有濃厚的「不排除隨時扶正」意味。也就是說,一旦度過新上任的妥協期,賴清德讓自己人馬全面掌控行政院,指日可待。

雖然從權力布局角度看,賴清德成立三大委員會的想法沒有大錯,但癥結還是在賴清德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對當前政治情勢的判斷。賴清德認為解決自己權力焦慮的解方,是全面掌控權力,但事實可能正好相反。他越焦慮,越急於全面掌控權力,失去的可能會更多。

菱傳媒原始網址:愚不可集專欄/「三大委員會」與賴清德的「權力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