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集專欄/賴政府核能轉向萬事俱備,但東風最難等

愚不可集專欄/賴政府核能轉向萬事俱備,但東風最難等
愚不可集專欄/賴政府核能轉向萬事俱備,但東風最難等

余可及/資深政治記者

蔡英文、賴清德政權交接之日逐漸逼近,除了兩岸政策是否會「蔡規賴隨」,最引人注目的,是賴清清德是否會改變蔡政府「非核家園」的主張。而近來越來越多跡象顯示,賴清德轉向的可能性頗高,甚至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台獨」和「反核」可以說是民進黨的兩大神主牌。在蔡英文任內,向「中華民國」靠攏,甚至成了民進黨的主流主張,雖然說是相當程度是「台獨借殼上市」,但畢竟仍與民進黨傳統的「獨派」有很大的區別。剩下屹立不搖的神主牌,嚴格來說,就只剩下「反核」這一塊而已。

蔡英文上任之初,把「非核家園」的年限訂在了2025年。眼看就要到期,不但核四不可能啟封,所有核電廠也將除役。不過,2025年蔡英文已經卸任,在綠能補不上來且用電需求日增的情況下,是否要讓繼續使用核電,最終還是賴清德必須面對的問題。

而近來對重啟核電發表看法的幾位「泛綠」人士,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他倡議繼續使用核電的時間最早,由於兼具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身分,他的倡議,當然不會只是「個人意見」而已。

接下來是前科技政委郭耀煌,他公開主張民進黨應該「積極檢視非核家園」政策。郭耀煌出身成大,被認為屬於賴清德「台南幫」的人馬之一。此次內閣改組,先後傳出他可能接任數位部長、國科會主委,雖然後來並未入閣,但他的分量,顯然不會只是他宣稱的「一個關心台灣電力變革的公民」而已。

最後是準經濟部長郭智輝,他在拜會國民黨立委時,表示「核能是乾淨能源」、「面對核能爭議,會尊重多數人意見」。雖說這不能說是「核能政策全面轉向」,但至少可以解讀成賴政府已經從「非核家園」,轉向為「是否使用核能,是個可以討論的議題」了。

童子賢、郭耀煌和郭智輝,目前所在的位置不同,童子賢大致可以代表產業界的意見,郭耀煌則代表的是學界看法,郭智輝「準經濟部長」身分,代表的當然是官方意見。而且,這三人都和賴清德有一定淵源,分別代表產、官、學,且與賴清德有密切關係的重量級人士,都對使用核電持正面看法,若說賴清德的看法仍是鐵板一塊,恐是不切實際的。

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這三人雖然都來自不同領域,但對核能的看法,切入點都是「產業需求」而來。郭智輝沒有明說,但他來自產業界,因此他的看法,當然也可解讀是從產業需求而來。由此可以嗅出的風向,也是如果賴清德要在能源政策上轉向,正當性就是會來自「產業」和「經濟發展」的訴求。

而且情勢對賴清德相對有利的,是原本對於是否要修法為「核電延役」解套的國民黨,意見逐漸朝向「修法」方向走。換句話說,如果要為核電延役、新建核電、核電民營化解套,將很可能不用借助民進黨之手。如此一來,賴政府只是順水推舟,「應實際需要」而修正政策了。

在這樣的鋪墊下,未來賴政府的能源政策轉向,最可能的發展是核四繼續封存,核二、核三延役,政府規畫修興建小型模組化核電廠(SMR),並放寬讓民間(尤其是高耗能的科技業者)自行經營SMR。如此一來,民進黨甩開「非核家園」包袱,且能獲得產業界支持,對於賴清德2028的連任之路,應該是利大於弊的。

不過為何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東風最難等」?在三國演義裡,火燒赤壁能不能成的關鍵是東風,而東風是「壯諸葛近乎妖」借來的,現實是東風是偶然,不是必然。台獨神主牌可以用「借殼上市」偷換概念轉過去,但「非核家園」一翻兩瞪眼,不管是現有核電延役或新建核電,都是「非核家園跳票」,民進黨要如何自圓其說?

監委田秋堇、趙永清發動對核電廠「抗震能力」的調查,就是民進黨傳統反核派的第一波反撲,近來也有若干環保團體加入。雖然從過去歷史看,民進黨扈從者「跟著權力核心走」是常態,但攸關民進黨基本意識形態,賴清德如果要轉向,遇到的反撲可能不小。這個東風,他借得到嗎?

菱傳媒原始網址:愚不可集專欄/賴政府核能轉向萬事俱備,但東風最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