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集專欄/陳其邁的「一枝獨秀」,是綠營的喜事還是警示?

愚不可集專欄/陳其邁的「一枝獨秀」,是綠營的喜事還是警示?
愚不可集專欄/陳其邁的「一枝獨秀」,是綠營的喜事還是警示?

余可及/資深政治記者

近日《菱傳媒》公布一項「未來政治領袖聲望調查」,民進黨高雄市長陳其邁在「縣市長組」不但都位居第一,而且在印象、施政績效、影響力和未來發展四個指標上,幾乎都以近半支持,輾壓其他所有人選,連被藍營看好可能參選2028總統選戰的台中市長盧秀燕,都瞠乎其後。實際上,從民調本身來看,這結果並不十分令人意外。而且這樣的排名和數字,無論對陳其邁和民進黨來說,都未必是好事。

《菱傳媒》的這個民調,在「縣市長組」總共列了24人,其中包括林奕華、蘇俊賓和李四川三位副市長。從黨籍來區分,總共有17位國民黨籍,7位民進黨籍,以及一位民眾黨籍。雖然從各黨縣市長總人數來看,這樣的比例很正常。但不可否認,如此的人數比例,也造就了陳其邁「一枝獨秀不意外」的結果。

這次《菱傳媒》的未來政治領袖聲望調查,在題目設計上採用單選題設計情況下,一人只能選擇一個人。目前的縣市長多以國民黨籍為主,因此對政黨認同為國民黨的人來說有較多選擇,但對於民進黨政黨認同者來說,選擇自然會因為人選比較少,而產生選擇較集中的情況。

結合同一份民調的政黨傾向來看,目前民進黨認同者因近期時事而呈現較明顯表態,國民黨與民眾黨的政黨認同比例,距離選舉時期的比例則呈現較低的情形,轉換到了未表態的選擇中。

綜上所述,在統計呈現上就會容易產生「陳其邁一枝獨秀」的視覺效果,進而啟發對「陳其邁一枝獨秀,對民進黨是喜事還是警示」的疑慮,也正是來自於此。陳其邁作為民進黨下一個接班梯隊的政治明星,在民進黨縣市長裡當然備受矚目。排名在其後的嘉義縣長翁章梁、台南市長為黃偉哲雖然排入前十,但目前尚未在全國人民的印象中,有特別突出的情形。相較過去政壇上認為,取得地方執政是成就黨內政治明星的必經之路,似乎已經失去「替民進黨造血」功能。

當然,對民進黨「可喜」的地方,在目前地方諸侯的焦點上,陳其邁能夠取得的全國聚焦能力較高。但這是否意味民進黨可以高枕無憂、坐等未來幾次大選的勝利?也不盡然,因為從2008年的選舉以來,可以發現雖然平時國民黨的政黨支持度偏低,但到了選舉時,在政黨得票上,卻往往可以和民進黨不相上下。

2008年立委選舉,國民黨政黨得票率曾超過5成,2016年直接砍半,只剩約27%;但2020、2024兩次選舉,都又回穩到33%、34%的得票率。相對於此,民進黨的政黨票更加穩定,最高的是2016的44.16%,其餘都是34%到36%之間。也就是說,平常時期「民進黨支持率遠高於國民黨」,很可能是個假象。

因此,在兩黨的基本盤其實相差不多(或許綠還是略高於藍)、民進黨的「接班梯隊」卻呈現陳其邁「獨沽一味」的情況下,對民進黨或陳其邁的危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目前外界都看好陳其邁可能在高雄市長卸任後接任行政院長,但眾人皆知,行政院長是個極易「耗損」的職位,一旦接任行政院長,陳其邁還能繼續持盈保泰嗎?

其次,是國民黨的新生代政治明星,第一梯隊著眼的是2028的總統大選,第二梯隊是2026的縣市長。但對民進黨來說,除非有重大意外,2028總統選舉仍會是賴清德爭取連任。無論賴清德勝選與否,綠營第一梯隊政治明星都只能著眼於2032了,陳其邁也不例外。而距離2032仍有8年時間,陳其邁卻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假想敵,對陳其邁來說,當然也不見得是好事。

不過,這個民調對國民黨或民眾黨來說,可能也難樂觀看待。如在2026的九合一選戰,國民黨包括台中等多個縣市都面臨首長兩任屆滿的情況,從民調看,國民黨能否守住,實在是未定之天。其次,是儘管藍營都看好2026由盧秀燕出馬角逐總統大位,但從各項數字看,盧秀燕顯然距離「藍營共主」還很遠。至於心心念念選總統的柯文哲,各項指標甚至比自己同黨的黃國昌還低,距離總統大位,看來也是越來越遠。

民調數字,當然各有解讀。但每份民調背後,都有其代表的意義。因為距離選舉尚遠,無論民調好壞,都應該是被政治人物拿來當作微調自己策略方向的參考,而不是相罵本或吹噓的工具。

菱傳媒原始網址:愚不可集專欄/陳其邁的「一枝獨秀」,是綠營的喜事還是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