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呷海口魚…小心吃到K他命

愛呷海口魚…小心吃到K他命

中國時報【陳瑄喻╱台北報導】 有些老饕愛吃海口魚,但小心吃到K他命、搖頭丸!學者調查發現,台灣沿海海域驗出13種藥物殘留,甚至驗出K他命、搖頭丸成分,毒物科醫師提醒,這些藥物在海水中進入食物鏈,最後累積在大型魚類體中,民眾若長期食用,恐傷害身體進而引發疾病。 海域驗出13藥物殘留 這份研究是由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李宗霖帶領其研究團隊,首次針對台灣西南沿海進行研究調查,除了在海水中發現含多種抗生素、消炎止痛藥與咖啡因成分,甚至驗出K他命、搖頭丸、麻黃鹼等違禁藥物成分。 其中驗出最多的藥物成分依序為:安比西林(Ampicillin)抗生素、磷酸可待因(Codeine)麻醉止痛藥、紅黴素(Erythromycin)抗生素、消炎止痛藥(Ketoprofen)、咖啡因(Caffeine)等,有些還是管制藥物。 人類排汙進魚食物鏈 李宗霖表示,人類雖不會直接喝下海水、河水,但人類不斷排放汙染物質到環境,甚至海洋中,因藥物本身就是治療疾病用的物質,最終這些汙染物終將有機會透過浮游生物等魚類食物鏈,又被人類食用。 李宗霖認為,這樣的影響結果就好比無論生病與否,人類卻被強迫一直在吃藥,即便沒有立即的健康影響,用藥過多的副作用,以及對舊有藥物衍生的抗藥性,人類仍難逃自食惡果的命運。 為何會驗出K他命、搖頭丸、麻黃鹼等違禁藥物?李宗霖說,推測是警方臨檢時,吸毒者為避免查緝,將這些藥物往馬桶裡沖;或每年大型音樂祭時,有民眾偷偷攜帶違禁藥物,遭警方查緝時就隨手往海裡丟。 大魚脂肪及內臟最毒 李宗霖認為,除了民眾習慣性將廢棄藥物、藥水往馬桶倒,沿海養殖業者長期使用抗生素養殖魚、蝦、雞、鵝等生物,也是造成海水被藥物汙染的主因之一。 「活得久的大魚,累積在身體中的藥物成分也越多!」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浮游生物先吃下含藥物成分的海水,小魚再吃下浮游生物、大魚又吃了更多的小魚,藥物成分經食物鏈層層累積,就蓄積在大魚體內,這些藥物成分尤其會大量累積在魚皮、脂肪及內臟,因此建議民眾若要吃大型魚,盡量吃魚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