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寶島!捐款總人數微幅上升

再來看台灣的捐款情形,根據公益責信協會,在2023年公布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在2022年的公益捐款,比起2021年,減少35%,從1097億變成716億,總金額大幅縮水,不過,捐款人數卻是微幅上揚。統計結果顯示,台灣人仍有助人為樂的集體共識,受到物價上漲等大環境因素,所以減少金額。

身心障礙學員,搭車巡迴公司行號,溫馨互動。

十方啟能中心社資員 蔡佩雯:「主動出擊,讓大家更認識我們十方,同時也能增強學員們的,社區人際互動能力。」

留住每一筆捐款,友善關係不能斷,社福團體募款壓力不小,根據公益責信協會調查,2022年公益捐款716億,比前一年1097億,少了將近百分之35,個人捐款金額,從1年捐1萬2千多,下滑到7千多,結果看似數字大幅緊縮,卻也不用過度悲觀。

同一份報告也指出,捐款人數微幅增加,換句話說,金額變少,捐的人卻變多了。

靜宜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王秀燕:「我們覺得在台灣,很驕傲的地方就是說,我們願意去,就是用我們盡棉薄之力,去幫助別人的人數,沒有下降。」

多數人還是願意支持公益,組織的公信力、形象 、財務透明程度,以及大環境經濟因素,都會影響捐助意願。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 劉佳盈:「(透過社群)建立長期跟捐款人的,信賴關係,另外我們也在想,怎麼樣讓更多人認識我們,想要推動的議題,所以我們會有做一些(跨界)合作。」

公益小物作為誘因,吸引捐款目光,如果知名度不高,又欠缺行銷能力,挑戰更大。

靜宜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王秀燕:「偏鄉或是比較基層的,在角落的,沒有被發現的小型社福組織,會被影響就比較大。」

台灣人熱心公益,仍然有願意助人的集體意識,遇到物價膨脹或不景氣,捐款趨於保守,未來幾年如何變化,值得繼續觀察。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愛女孩飛越萬里 翻轉烏干達女孩月經貧窮
早安慈濟情│辛巴威供食站助貧 理髮改善頭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