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竟耳膜破損 差點聾

五十三歲的蔡女士因感冒併發中耳炎,感冒雖然治癒,但中耳炎卻造成左耳耳膜破損,反覆流出分泌物,聽力因此退化、經常聽不清楚。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鄭靜雯表示,個案當時只聽得到五十五分貝的音量,聽力明顯受損(正常聽力為廿五分貝),進行內視鏡微創耳膜修補術後一個月,耳膜已完全修復,三個月後,聽力也進步到廿八分貝。醫師提醒,感冒引起的中耳炎務必定時就醫追蹤,若出現持續性的耳膜破損,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修補,以預防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耳膜是耳朵的重要構造,僅約一乘一公分大,厚不到一毫米,要是不慎破損,且範圍大於二成,就會引發傳導性的聽力障礙,若受損不到二成則不一定會影響聽力。耳膜受損的原因裡,中耳炎是最常見的成因,此類感染占約四至五成,外力撞擊的破損則約二成,可能是挖耳朵、水柱沖擊、耳壓變化所導致。

鄭靜雯醫師表示,感染以孩童居多,感冒、鼻竇炎等細菌會經由耳咽管進入耳朵而引起中耳炎,嚴重的感染會導致耳膜破損,現今抗生素發達,急性期治療後,耳膜會逐漸癒合;即便是外傷型破損,只要範圍不大、保持乾燥以藥物治療就能自行癒合,因此真正需要手術的情況不到一成。

若耳膜破損未適切治療,導致破損嚴重,出現分泌物,日積月累下將可能合併中耳、內耳問題,包含上皮細胞增生長膽脂瘤、暈眩、頭暈、神經性聽力障礙,更甚者可能引起顏面神經麻痺,而細菌要是擴散至腦部更可能發生腦膜炎或腦膜下膿瘍等嚴重情形,萬不可輕忽。而耳鼻喉科醫師一般除了用耳鏡檢查構造外,也會以純音聽力檢查判斷聽力受損的程度,必要時則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輔助診斷,若發炎、破損持續兩三個月以上就會建議手術治療。

過往沒有內視鏡時,修補耳膜必須從耳朵後方劃一個五到六公分的傷口,掀開耳殼予以治療,術後傷口疼痛、復原耗時,而現在可以內視鏡的方式從外耳道深入耳內手術,復原速度和疼痛感皆大幅降低。醫師表示,耳膜手術不需要特別縫補,僅需以一公分的傷口取耳前筋膜組織,作為支撐耳膜的鋼骨架構,墊在耳膜下方,讓耳膜順其生長即可,必要時亦可利用自體血小板幫助修復。耳膜會在修補手術後一個月左右自行增生修復,手術成功率高達九成,但並非所有病人都適用微創手術,要是症狀過於嚴重,醫師仍會視情況輔以傳統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