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溫溫的」不注意也會燙傷!防寒顧健康,暖暖包、電熱毯該注意2大要點


【蔡經謙報導】天氣逐漸寒冷,不少民眾喜歡使用暖暖包暖手,或貼在後背、腰部、子宮處緩解腰痛、經痛等不適症狀。不過,若久久未取下暖暖包、熱水袋,又或長時間接觸電暖器、電熱毯,小心溫暖的感受有可能反而讓皮膚不知不覺「燙傷」了!

暖暖包、電暖器、電熱毯也會低溫燙傷,讓你起水泡

溫度不是很高的保暖物品要「燙傷」看似天方夜譚,不過就如同「溫水煮青蛙」,若長時間接觸皮膚同一位置,確實會對皮膚造成影響。

一般來說暖暖包、熱水袋、熱水瓶、熱飲料罐等可以拿來熱敷的物品並無危險,不過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羅陽受訪指出,若同位置接觸熱源的時間太長,當皮膚蓄熱過多就彷彿「慢火熬煮」被「低溫燙傷」,出現腫脹、刺痛、發紅、皮膚脫皮、起水泡等傷勢。

除了暖暖包、熱水袋等禦寒小物外,使用電熱產品也不容忽視。根據媒體報導,曾有一名78歲阿嬤因患有多重慢性病而長期臥病在床。早起時竟發現腳底莫名出現一個約1.5%體表面積大大水泡,就醫發現已三度燙傷,須接受植皮手術治療。而致病原因,就是因為家屬放了一台電暖器(電暖爐)於床尾供長者使用,沒想到孝順美意反而造成反效果。

除了電暖器外,電熱毯等會發熱的電子設備也須小心。雖然和高溫熱水、熱鍋燙傷程度不盡相同,然而低溫燙傷仍有危險性,羅陽表示,除了造成生活不便外,若燙傷傷口照護不佳,也有細菌感染的風險。

46度物品30分鐘就燙傷!皮膚較不敏感的長者、糖尿病患要小心

當民眾感到皮膚不對勁,又或感到過燙、不適時,將暖身物品移除或換位置是再正常不過的舉動。然而,如同上述案例,諸如年長者、糖尿病患等皮膚感知能力較差的民眾,或是無法自行移除熱源、皮膚嬌嫩的嬰幼兒就應對低溫燙傷特別小心。

這溫度3~5分鐘也會讓人燙傷!下一頁看看:冬天避寒也要防低溫燙傷的注意要點


而不同溫度造成低溫燙傷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媒體諮詢新光醫院家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只要長時間接觸40度已上熱源及有低溫燙傷的危險。當接觸44度物品長達四小時以上;46度物品僅約30分鐘,50度物品甚至僅需3~5分鐘,即有可能對真皮層造成傷害。

暖暖包、熱水袋定時換位,部分民眾不建議開電暖器

因此,為了不要讓暖暖包、熱水袋等暖身小物燙傷肌膚,羅陽提醒民眾,即使熱敷也應每20~30分鐘更換位置。

而電器產品的部分由於較有危險性,安南醫院急診室醫師柯淇淋受訪指出,像中風無法移動的病人、糖尿病患、手腳麻木等感覺障礙病人、酒醉、吃安眠藥不省人事的民眾,一律不建議使用電暖器。而一般人由於睡覺時會翻身,不舒服也會自主移動,不需太過擔心。

低溫燙傷先以冷水降溫,水泡不要戳破避免細菌感染

若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皮膚在受熱位置出現莫名的紅腫、甚至產生水泡,小心可能已經被低溫燙傷了!衛福部建議,低溫燙傷的處理方式與急性處理方式並無太大不同,先移除熱源後,進行沖水降溫,並盡速就醫治療即可。

羅陽醫師則表示,可先以冷水降溫15~20分鐘降低熱能已減少後續傷害,若是使用冰塊冰敷,則應先以布或塑膠袋包裹,避免凍傷。此外,也應留意避免水泡破掉,並避免自行戳破,以免造成細菌感染。

參考資料:

  1. 暖暖包、熱敷也會燙傷?醫:別超過半小時,長者、糖友要留意!

  2. 別讓嬰幼兒使用暖暖包!冬天更容易發生的「低溫燙傷」

  3. 天冷暖暖包出動!醫曝「低溫燙傷」危險性:只要3分鐘就傷真皮層

  4. 禦寒暖暖包 直接接觸皮膚恐低溫燙傷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天冷拿暖暖包、電熱毯取暖?小心低溫燙傷:3分鐘就傷到真皮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