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為懷 重啟兩岸經濟合作

全球疫情衝擊之下,台灣對外貿易嚴重萎縮,上半年出口從3月開始已經連續4個月呈現負成長,尤以6月的年減3.8%最為嚴重。由於疫情在許多國家仍在快速擴散,下半年仍然有重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和進口都不降反升,經濟關係更加緊密。這樣的發展不符合有些人的期待,包含看衰兩岸經濟關係的人;後者認為,在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持續延伸之下,很多台商勢必要把在大陸的生產移回台灣或者轉移到東南亞,無論何者,台灣出口中間產品到大陸的金額勢必要下降,從而兩岸的經濟關係會逐漸脫勾。

但是目前的實際狀況剛好相反。本年3月,大陸疫情爆發,台灣出口到大陸仍然成長了3.4%,最近3個月則都是兩位數成長。在主要出口產品方面,雜項積體電路和記憶體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成長均超過4成,固態非揮發性儲存裝置成長了近6成,印刷電路則小幅成長了4%。這些都是中間產品,表示中國大陸在電子產品生產復甦的過程中,還是相當倚重來自台灣的關鍵零組件。後者是台灣電子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那台灣從大陸的主要進口產品呢?令人驚訝的是,在電子產品方面,名稱幾乎一樣:記憶體、雜項積體電路和印刷電路。台灣在今年上半年從大陸進口金額的成長率,在前兩項分別是1成8和1成左右,在第3項則為3成6;固態非揮發性儲存裝置的進口絕對金額不是前段班,但上半年的成長率達到3成2。

這表示,兩岸貿易絕大多數都是產業內貿易。兩岸在產業上已經做了綿密分工,在一股連續的供應鏈上運作,很難分割。但兩岸的政治卻愈走愈遠,愈來愈敵對,如此政治和經濟背道而馳、互相矛盾,對台灣並不是一件好事。

政治上執政者希望兩岸關係愈行愈遠,最好是不相往來。如果把這種思考投入到經濟領域,對台灣的產業將是一大災難。台灣的內需市場不夠大,400年來都是靠貿易來支持經濟成長。過去如此,今日尤然。去強迫兩岸在經濟上脫勾,就是要拔除台灣和亞洲、也是全世界供應鏈龍頭的關係。如果真的這樣做,將對台灣的經濟和產業造成災難,對就業造成災難,對薪資造成災難。

既然如此,既然這條路不能走,也不應走,何不思考走另一條路?就是重新開機。而且,不但要重新開機,還要對為未來經濟模式的安排有創新性的思考。在這方面,首先應當考慮的是防止台灣在區域貿易協議方面的邊緣化。台灣的出口廠商不怕競爭,但是不希望在不公平的條件下競爭。當初簽ECFA的主要用意,就是在大陸和東協簽訂框架協議之後,防止台灣產品進入大陸市場時遭到和東協產品不同的關稅待遇。目前,「東協加三」擴大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在積極進行中,如果成型而台灣不在裡面,對於台灣的產業將有重大的損害。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兩岸必須展開協商。這種貿易的協商,不必被賦予過度的政治解讀。美國和中國大陸已經開始新冷戰,開始科技杯葛,但照常做貿易談判,就是最好的例子。目前即使疫情的衝擊和香港的問題使得兩邊關係更加緊張,雙方並沒有要撕毀既有協議的跡象。

重新開機可以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分進合擊,共同進軍東南亞。中國大陸企業面臨美國的關稅,正在設法突圍,而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方法就是把勞力密集產品的生產移往人力資源相對充沛的東南亞。從去年中美貿易戰最熱絡的時候,越南對美國的出口暴增,就可看出端倪。

有經濟動機要移出的,除了大陸本土企業外,還有眾多台商,可能也包含目前還留在台灣的廠商。如果兩岸的產業能夠合作,不但可以共同在東協國家開發工業區、進駐工業區,還可以互相幫忙,在當地建立完整供應鏈。這個供應鏈依照兩岸比較利益的不同,有的會使用台灣的中間產品,有的會使用大陸中間產品,對於兩岸產業的發展和升級都會有利。

這些只是舉例。在實際重新開機之後,只要有想像空間,只要對兩岸都有利,可以做的事不一而足。最怕的是,所有作為的可能性都被意識形態綁架,導致不敢推出明知對經濟和民生有利的政策。開機需要的不是意識形態,而是為百姓謀福祉的慈悲。

(作者為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