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人文講堂 帶領重新理解失智症

彭榮邦副教授(右)與王文珍臨床心理師(左)聯合主講
彭榮邦副教授(右)與王文珍臨床心理師(左)聯合主講

2022年花蓮人文講堂第三場次,由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暨社區醫學部的王文珍臨床心理師與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彭榮邦主任聯合主講,帶領與會者看見臨床心理師在實務現場的多重樣貌,一同重新理解失智症。 王文珍臨床心理師畢業於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後於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完成碩士學位,擁有臨床心理與護理照護兼具之跨領域專業能力,研究所時期在老年精神科實習的經歷,促成她成為高齡暨社區醫學部的臨床心理師。

邁向超高齡社會

依據內政部統計,110年1月底,我國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380.4萬人,佔總人口比率16.2%,預計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高齡照護的議題,逐漸浮上檯面,且在老年人口逐年攀升的浪潮下,更顯迫在眉睫。 對於老人的照顧方式,現階段主要分為:居家照護與機構照護。過去的照護模式,隨著人口逐漸老化,面臨許多問題與挑戰,瀕臨超高齡化社會的我們,該如何因應呢?

老年病患的心理議題:失智症

「老化」,是人生不可逆的過程,過去的高齡醫療系統中,關注的層面,大多聚焦於慢性疾病與退化性疾病。隨著精神醫學的發展,老年人的心理議題開始逐漸受到關注。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包括:憂鬱症(Depression)、瞻望(Delirium)與失智症(Dementia);其中,失智症是最為嚴重的心理問題之一;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研究估算,台灣失智症人口已經突破三十萬人,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攀升中。 「失智症」,屬於一種神經退化疾病,亦即認知功能減退,舉凡語言能力、空間感、記憶力、判斷力...的顯著減退,皆在此範疇;同時,患者還伴隨著干擾行為、性格異常、妄想或幻覺..等的精神病症狀,這些症狀會依程度的不同,造成長者日常生活的人際互動困擾,對於照顧者而言,更是一場惡夢。 「失智」與「老化」兩者之間關鍵的差異為何? 王文珍對此進一步闡釋,失智行為通常更嚴重,且變化更加快速;長者日常生活的習慣,常會在一段期間內發生改變,表現出認知功能的顯著衰退...,這些都可能是失智症早期症狀;在社區篩檢服務現場中,常遇到尚未就醫的中重度失智症的長者,失智症中的「失智」症狀常被誤認為「老化」,因為對失智症的不了解,他們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智症,也不清楚該如何尋求資源與幫助,導致在失智症早期階段易被忽視,延誤就醫。 若儘早發現與能辨識失智症初期症狀,即可及時地進行評估與治療,有效延緩失智症的進程,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失序的生活與逝去的記憶:失智症的生活處境

失智症,除了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的疾病之外,其可怕之處在於,因大腦功能退化的緣故,讓患者在生活、社會與心理..等諸多層面產生弱化的影響。 患者的認知功能減退,通常從語言表達能力開始,與過去相較,說話的頻率降低;接著,對時間、地點的定向感能力不佳,易迷路、忘記時間,日常作息顛倒...等等。情緒方面,則會出現譫妄症狀,時常懷疑家中遭竊,或他人對自身意圖不軌...等,常伴隨憂鬱情緒、對活動缺乏興趣、動作遲緩,以及注意力降低。 對失智症者而言,他們正經歷生命的崩解與生活的失序,過去的一切,如手中流沙般,正從指縫間逝去。 王文珍表示,我們除了認識失智症的病理診斷之外,個案的生活處境、照顧現場..皆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面向。對於失智症者來說,失去、失落與遺忘等表徵行為,會讓失智症者家庭過去的秩序瀕臨崩解,臨床心理師面對的不只是患者的生理表徵症狀,更多時候面對、處理的是個案的情緒:失落、害怕與無能為力..等的心理適應問題。 彭榮邦副教授認為,當我們重新去理解失智症,會發現:當代醫學對於失智症的理解,大多是以腦神經觀點為核心,以藥物治療作為唯一途徑時,往往容易忽略失智症患者的心理照護與照護者的困難處境。

王文珍臨床心理師講述失智症的心理照護
王文珍臨床心理師講述失智症的心理照護

臨床心理師在現場的兩個主體位置

高齡暨社區醫學部的臨床心理師工作包含:心理診斷,藉由神經心理衡鑑工具進行認知功能的評估,以達到鑑別診斷之目的。同時,也向家屬進行心理衛教,臨床心理師會與照顧者進行討論,如何因應失智症患者出現的困擾行為,示範如何改善、因應與調整,視個案情況協助家屬連結社區福利的照護資源。 王文珍臨床心理師從自身臨床經驗中反思,認為臨床工作不該只侷限在治療室內,開始嘗試以「復能」角度視之;「復能」,意指協助個案儘可能的參與活動,透過設立目標、視個案狀況彈性調整,協助家屬與個案在照護的過程中,有明確前行的方向,藉此,促進、維持個案日常生活的最大功能,開展出另一照護路徑--失智症患者與其照顧者的心理療癒。 舉例來說,認知功能減退可以透過「任務」,讓失智症患者進行認知復健活動。憂鬱情緒可以透過親屬、照護者的愛來改善。日夜作息顛倒時,可以提供個案早起的理由,透過參與活動或課程,維持個案的作息正常。 王文珍認為,心理療癒工作可以有許多可能性,工作現場的對象,也不再侷限僅僅只是服務個案,也包含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協助資源的整合;給予失智症患者的家庭心理支持與實質上的照護,成為個案與其家屬的陪伴者。

展望未來:看見另一種「老」的可能性

老化對於我們而言是什麼呢?從人類發展歷程的視角,從小孩到學生,畢業後進社會工作,我們扮演著社會中的某一個角色,承擔起這些角色相應的責任;隨著歲月流逝,逐漸的老去,迫使我們不得不離開那些熟悉的角色,漸漸地成為被照顧者,對每個人而言,終將經歷此種失落的心理經驗。 從王文珍臨床心理師與彭榮邦副教授分別以臨床實務與人文醫療的觀點闡述中,帶領我們認識、看見失智症照護裡的多重樣貌,重新認識失智症者的生活處境。 超高齡化社會即將來臨之際,我們需要回到「人」的本身,重新理解失智症的照護內涵;期許未來,越來越多的臨床心理工作者投入失智症的照護與心理療癒,一起迎向看得見的未來。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