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骨髓救命 新加坡前外長血癌兒 康復成準醫師

「我兒子身上有一半台灣的血,也是台灣人!」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的小兒子楊時弘,幼時罹患血癌,只能透過骨髓移植治療,繞行半個地球,在美國與台灣慈濟骨髓資料庫配對成功且治療順利,自此楊時弘便立志救人,學習醫科,如今已經成為一名準醫師,希望能夠拯救更多患者。

1994年出生的楊時弘,3歲那年因不斷發燒、身體出現瘀青,甚至莫名出血,經家人送往當地醫院診斷,被檢查出罹患血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隔年更被醫師研判只能透過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楊榮文夫婦想在親屬間找尋合適配對,卻頻頻碰壁,不願看見愛子與病魔纏鬥的痛苦神情,一路從新加坡、香港等地,嘗試找尋亞洲合適的骨髓捐贈者,過了1年多仍無下文。

楊榮文夫婦於是帶著楊時弘前往美國,接受頂尖醫療團隊的治療,也持續尋找合適的骨髓;然而,該團隊恰好有與慈濟骨髓資料庫接洽的經驗,在幸運女神的眷顧下,終於找到合適的骨髓。

不過,礙於身體發育不完全,醫療團隊決定先讓楊時弘接受藥物治療,等到10歲才能手術。2004年楊時弘手術後日漸康復,雖然他與骨髓捐贈者不相識,但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跨越種族、國界的無私大愛,自此便立志救人,朝就讀醫科目標邁進。

楊時弘在接受治療且經醫療團隊觀察近10年,確認血癌沒有復發後,2011年在慈院的安排下,與楊榮文夫婦到花蓮與「救命恩人」見面,向其致上最深的謝意,也讓對方看看重獲新生的自己,同時也約定從醫救活更多人。

如今,29歲的楊時弘完成與救命恩人的約定,成為醫學系畢業2年的準醫師,11日他與父母從新加坡到花蓮,拜訪幫助他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團隊,並向慈院索取救命恩人的聯繫方式,希望能再見上一面,讓恩人看看自己現在活得很好,一切都源自無私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