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55周年「信仰」-小靜思心歸處 人間愛心實驗

靜思精舍,是無數慈濟人的心靈故鄉。而當初,在田野間矗立而起的,是一座約38坪大的大殿,1969年農曆3月24日落成。兼具佛堂,功德會辦公室,寮房的功能。在而精舍因會務擴充及人數增加,陸續進行增建工程,簡樸莊嚴的大殿,始終保持最初的樣貌,無聲的見證慈濟走過的克難歲月。對慈濟志工林永森及鄧淑卿來說,就是如此,鄧淑卿形容,當時一眼望過去,就是簡陋,簡陋得不得了。林永森還因為頑皮,被叫去大殿前罰站。回首過去,如今被稱為小靜思的大殿,也是一座愛心實驗室。

50歲的林永森,靜思精舍長大的孩子。

慈濟志工 林永森:「阿媽又是(慈濟)委員編號10號(林美玉 法號靜得),我們就跟著阿媽跟媽媽(簡美月)一起來到精舍。大概幼稚園的年紀,一直到小學五,六年級,我記得都還滿常進來的。」

慈濟志工 林永森:「以前這邊都還有很多小魚,就會好奇,而且天氣熱,就直接跳到水池裡面去玩水 順便抓魚,但是就覺得好玩,但是會被大人阻止,之後就罰站,罰站大概就在水池,我們在大殿前面那個地方,會站一排,就會罰站。」

慈濟志工 林永森:「以前會,對,會講說,好像沒有童年,可是這個是開玩笑的話。在講說沒童年,因為在這個地方,師父住的地方,修行的地方,我們很多都是要有規矩。現在除了大殿之外,其他地方大概都跟以前已經完全不一樣。」

慈濟55年,歲末祝福的文案。早期的大殿,透過數位結合,呈現的這張照片,就是永森的父親及阿公所拍攝。

慈濟志工 林永森:「我們其實看到的時候,其實一眼就認出,這是爸爸拍的。因為那個影像太,太鮮明。也很感動說,每一個階段都有這麼多的師兄姊跟菩薩在留歷史跟足跡。以前也許不覺得這個重要,可是你看10年,20年,到現在55年,它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感覺特別地珍貴。」

小時候,喔,小胖子啦,真的是,那時候是小胖子啦。可怕,不要把我小時候講出來啊,我還要做人。

另一個永遠留住回憶的。鄧淑卿八十高齡,1972年,她還是一名年輕護理師,做了這輩子,最重要的決定。

慈濟志工 鄧淑卿:「真的那時候,真的騎腳踏車,很遠吶,從花蓮市這樣子 騎腳踏車騎到這邊。」

就那個年代就只有腳踏車,唯一的交通工具,所以那時我們就用騎腳踏車就回到精舍這邊來皈依,這麼好的,這麼殊勝的因緣。

簡陋到不得了,那時候真的是太簡陋了,真的是很簡陋很簡陋的,依然不變的就是小靜思(大殿),依然不變。

防風板,颱風來時(用的),我們那時候就是會把它,就是拿下來,準備做會議的時候當桌面。(早期)每一個月聯誼會的時候,就是在大殿,那時候都是上人親自主持。

聲音:證嚴上人開示(2006.9.12):「我們住在裡面,在裡面拜佛,在裡面辦公,睡在裡面,一樣在大殿裡面,就是很溫馨啊。所以我們就有一間大殿,一間廚房,很好用啊。就是這樣認真做慈濟,認真修行拜佛,就是這樣過。」

慈濟志工 姚仁祿:「如果我們去回想1966年,那個時候的台灣的佛教,有很多的佛教徒,也很虔誠,可是大家能做的事情,就是聽經 然後拜經,很少有機會 真正能夠去力行佛陀說的,布施持戒等等。在那個時候,上人希望能夠讓一般的人,出來幫助比他更弱的人。那個就是五毛錢那一天。」

靜思精舍大殿,矗立到現在,也是一個愛心實驗室。歲月流轉,它始終是無數慈濟人心中,愛的方向。

慈濟志工 姚仁祿:「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實驗,如果說那個時候,上人用的是另外一個方法,就是開始去找誰的經濟條件比較好,然後由他們開始出比較大的錢,來幫助弱的人,也可以行得通,但是上人走**得**(的)慈濟的這一條路就走不通了。因為慈濟就是弱者幫助弱者,弱者幫助更弱的人。慈濟的發展到今天,就是因為走這邊,所以你現在這樣看回來,它就是實驗,實驗一個我能不能用一個這麼難走的方法,但是它走得通。」

實驗一個最難走的方法。鄧淑卿,依舊挺直腰桿,可以做多少,就把握到多少。林永森,傳承母親的遺願,家族第三代慈濟人。

慈濟志工 林永森:「我是期待說自己將來,將來可以慢慢地往這個方向,可以學爸爸媽媽,這樣子去做到,很棒的一個人。」

慈濟志工 鄧淑卿:「我說我真的是此生無憾就是這樣子,這個是現在在這邊,所有的最重要的地位就是慈濟。我沒有慈濟,很像不行,我真的是全身細胞都是慈濟。」

採訪撰稿 任家珍

攝影剪輯 謝啟泉 陳品臻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母親節前夕 慈大懿德日開口說愛妳
5/9浴佛典禮 台北臨濟護國禪寺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