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青30年!改變世界的年輕力量

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今年要過30歲生日,三十而立,正值青壯,這股年輕人善的能量,從校園蓄積,到步出社會,在不同領域持續發光發熱。

鏡頭前烹煮美味,推動素食,這位熱青年是蔣宜妏。

慈青 蔣宜妏:「加入慈青社之後,看到很多環境議題,例如全球暖化,或是動物不被友善對待,從自己吃素開始到推素,可能透過一些吃播的活動,還有透過一些素食的小市集,拍一些食物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可以邀約大家一起吃素。」

宜妏是慈濟大學慈青社前社長,不忍心動物被殺害,設立網站推素。和她有志一同的年輕人,分布在世界各地。

菲律賓慈青 珍妮爾:「我享受自己茹素的習慣,身為烹飪系的學生,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煮素食的技巧。」

美國慈青 許熙圓:「這是很好的時機,讓人們了解,素食不會獲得脂肪(低脂肪),也有足夠蛋白質。」

大學伴 陳科佑:「如果你喜歡水的話,那你就會喜歡上70%的我,因為人體有70%都是水。」

陳科佑對著不同縣市的小學伴,教導課業。這是慈濟青年線上伴學,大學和研究生,透過網路,陪伴小學到高中的學子,跟上學習進度。這樣的課輔,台北、屏東等等縣市的慈青都在推動,而台南課輔班,成立屆滿十年。他們稱課輔生為小學伴。

小學伴 陳瑋哲:「不會的都可以提出來問,就不會只有我自己一個人,然後自己去讀,我想繼續上課輔,繼續讀書。」

十年的陪伴,看到成果。

成大慈青學長 陳冠廷:「一開始其實蝸牛弟(小學伴)很安靜,不太跟我們講話。在我們課輔班,我們這樣的陪伴,在今年繁星的推甄,順利推上慈大科系,從開班第一年,一路參加到現在的孩子也要上大學。」

成大慈青社社長 陳奕廷:「讓他們(小學伴)知道,其實社會上還是有一個一股溫暖去陪伴他們成長。」

慈青當教育志工,自己也跟著成長。

慈青學長 蘇育陞:「帶著大學生一起去進行家訪,看見其實我們自己是很幸福。」

除了推素與課輔,淨灘、機構關懷,還有許多災難場合,都看得到這群年輕人的身影,為人群、為動物、為地球盡心力。

慈青 蔣宜妏:「我們現在就是最有影響力的年輕人,我覺得不要小看自己一點點的力量。我覺得凡事嘗試過後,打開一個新的視野、新的世界。」

攝影:葉朝慶、許翠卿

撰稿:倪銘均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志工早會:點滴累積 共善人間
都是我的家人 老校舍改建難民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