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話術與表象!在中國做項目,4 個過來人用血淚交換的忠告

作者:馬振洲/華人文創聚焦

「馬總,我們這有一個項目(Project)……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這樣的開場,大概是筆者這幾年在中國工作最常聽到的一段話。

筆者所在的是一家綜合型的商業地產集團,不但自己拿地開發、建造與營運,也成立多家自營商業內容的子公司(例如:書店、畫廊、親子樂園、體育館、共享辦公空間等),這樣屬性的地產公司在中國其實不在少數,但因為公司在廣州、杭州最核心區擁有單一體量最大的商業綜合體(總建築面積約 60 萬坪),又有杜拜七星級帆船飯店「卓美亞」(Jumeirah)入駐的加持,因而在華南地區小有名氣,主動上門尋求合作或共同開發的業者更是不在少數。

筆者統計過,最高記錄曾同時與 18 個項目的業者商談合作事宜,從中國排名前三的豪宅、接待過各國元首的高端會所、老字號的百貨公司、文創園區到共享辦公空間等均有──有的邀請我們共同管理商場,有點請我們幫忙設計規劃書店,有的希望我們協助進行空間改造,需求可說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也再次印證中國商業地產公司同質化嚴重、缺乏內容的現況,只要你能拿得出實際落地的代表作,不怕找不到生意合作的機會。

只是,這些商業合作能順利進行的其實並不多,以筆者的經驗,大約只有 3 成能進入簽約階段、2 成能實際落地、不到 1 成能收到尾款;至於能順利走完合約年限的,筆者則至今還沒有經歷過。除了正常因為合作條件沒取得共識,以及公司對於合作對象有一定的信用與背景調查外,以下列出 4 點,是筆者在中國遇到商業項目時的判斷標準,以及是否會決定合作的主要因素。

轉包再轉包:你是第幾手的「接盤俠」?

中國從計畫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曾經實施過所謂「價格雙軌制」政策,簡單的說,就是將食品、糧油及原物料等直接影響物價的「生產資料」,一方面制定國家定價,將其分配到國營企業製造成流通商品;一方面又允許體制外的民營企業用市場的供需調節價格,其目的還是在穩定社會民生物價。

但此舉卻導致國營企業能夠以較低的價格拿到這些生產資料,卻不願意實質性的進行生產,而是將這些物資直接轉手賣給民營企業賺取價差(可以輕鬆的賺快錢,誰還願意花心思及承擔風險經營實業呢?)。上行下效的風氣之下,當這些物資流通到市場上,只要還有價差空間,就會不斷的被「倒買倒賣」獲取利潤,使得最後物價不但更高,還養出了一幫攀附權貴、投機取巧的「倒爺」們。

別小看這一段歷史的插曲,「倒爺經濟」對中國人經商價值觀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連中國第一民營房地產企業──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都曾公開承認早年透過倒賣物資的方式支撐企業經營。至今,對很多年紀較長的中國人來說,這就是做生意的方法,非常理所當然,經商所要努力的不是提升技術或改善品質,而是透過更好的關係,拿到更多、更上游的資源,這才是競爭力和利潤的來源。

在房地產領域,情況也是雷同的:眾所週知,中國的每一吋土地都是中國政府所擁有的,人民與企業只有使用權,因此也可以被視為另一種極其珍貴的生產資料。沒有地方政府的同意,即便再大的企業、再雄厚的資本,都不可能取得開發或經營權。也因此,除非是地方政府、國營企業自持的物業或公共建設,否則任何一個找上門稱「有一個項目想合作」的業者,基本上都是二手或三手的運營商;「轉手」是正常的,問題則在於「到底轉了幾手」?

2019 年 6 月,青島市一家做電力管線工程公司的負責人在網上「自我舉報」自己公司在進行地鐵電力工程中嚴重偷工減料,引發公眾譁然。其後經媒體採訪,該負責人表示,該工程經過三次轉包和一個介紹人才到他的手上,原項目工程款也經過層層的剝削後,已經去了大半,基本上是無法照原設計圖紙執行的;而上一手的發包商則要求他們修改管線的間距、材質與施工方法降低成本。後來,上幾手轉包商間又因為工程款項分配不到位的關係,使得資金鏈條斷裂,中間人再度向他索要介紹費,逼得他只好將事件公諸於世,謀求自保。

從以上例子說明,「轉手」在中國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要避免是不可能的,要你上一手的發包商自我揭露整個鏈條的層層關係,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可能連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是第幾手),只能靠不斷的打聽、與業界同業交流或必要時委託企業徵信機構協助調查,謹慎再謹慎為上策。

筆者的也曾碰過某個「爆雷項目」,從某國營企業業主,發包給某國營文創園區業者,再發包給某個成立不到 3 個月的私人小公司(員工人數只有 3 人),最後找上了我們。筆者斷然拒絕,果真,幾個月後就傳出該項目爛尾,承包商跑路,而那座商場至今依然空空蕩蕩如同鬼樓。回想當時那家私人小公司的負責人又是請吃飯、又是稱兄道弟,說盡一切好話,承諾一切最好的條件,如今看來,只不過是急著找替死鬼的話術罷了。

第一點筆者會用比較長的篇幅說明,是因為光這一點,大概就能淘汰掉大約一半的潛在合作項目;也建議讀者若有類似的機會上門時,一定要花最多的時間和心力去確認這一點。

本地項目還是外地項目?別人憑什麼看上你?

這幾年來,主動找上筆者公司的合作方其實並不只限於華南,還有來自北京、天津、長沙、鄭州等城市的項目。我們可以試想一個簡單的道理,是什麼原因吸引別人千里迢迢到華南來找你呢?不外乎第一,你的名氣夠大、經驗夠豐富或擁有某些獨家的資源;第二,就是項目在當地找不到合適的合作對象,這個所謂的「合適」可能是因為業主的眼光太高,找不到實力匹配的對象,也可能是反向的──這個業者或項目可能惡名昭彰,在當地沒人敢碰,業者只好找對當地較不熟悉的外地公司合作。

首先,中國因幅員廣大,地產公司也分為全國型或地區型兩類,全國型例如:綠地、萬達、萬科,在中國都有超過 20 家以上的城市分公司;地區型則比較集中在某一兩個省份或城市。

筆者公司則比較介於兩者之間,商場和商辦大多集中在華南地區,甚至出了廣州、深圳、杭州,在其他城市的知名度並不高,因此慕名而來的可能性並不高;其次,筆者公司的自營內容雖然有一些創新和獨特性,但並不是掌握了某些關鍵技術或專利,經營複製的門檻也不是非常高;最後,筆者最代表性的項目開幕至今僅僅一年多,也仍然在調整與優化的階段,絕對還稱不上完美或經驗豐富,而這些業主所在的城市也並不是沒有優秀的書店或藝文空間公司,實在沒有必要捨近求遠。

那麼合理的判斷可能就是後者了,這個業者或項目的名聲可能有點問題。試想在生活中,哪怕是在我們家隔壁那間賣了好幾年都賣不掉的房子,我們都不見得知道背後的原因,更何況被一個來路不明的仲介推薦了一間位在陌生城市的房子,我們又真的有勇氣購買嗎?因此,當外地業者千里迢迢找上我們的同時,除了檢視他們以外,也該回頭問問自己,我們到底具備什麼「非我不可」的優勢或資源?如果答案是沒有,那就需要格外小心了。

面子工程還是商業掛帥?政府項目就可以放心嗎?

這幾年來,中國靠著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拉動經濟成長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是這種用土地換 GDP 的手段操作過了頭,導致即便是中國最有名的場館──北京鳥巢、水立方,時至今日,除了偶爾開幾場發佈會、演唱會外,也難逃淪為蚊子館的命運。

「天子腳下」的北京尚且如此,更別提中國其他仿而效之的二、三線城市,情況自然更為嚴重。因此如何活化國家資產,就成為了一個中國大部分地方政府相當頭痛的問題。筆者的親身經歷,曾經有某個省會城市的地方政府主動找上我們,將一個斥資 20 幾億人民幣、頂尖國外設計師設計的場館,以非常低的租金和大量的補貼款,要求我們設計與營運一座圖書館,令人不禁好奇:有這麼多錢砸在設計與建築上,為何不願用來買書和僱員工?

這就回到了根本的問題:接中國政府的項目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首先,我們需知道這種為政府做填空題的面子工程,往往在一開始,政府部門會給予很多支持,並且開通很多綠色通道,但一旦項目具備了雛形,也就是可以「交差」了,到了後期往往會開始虎頭蛇尾或甚至不兌現承諾,很難如理想的堅持到最後。

其次,中國政府單位的「上級領導」,調動的頻率是很高的,很多時候上一位領導支持或給予承諾,一旦換了人,決策又會被推倒重來,導致很多投入打水漂。最後,不管是什麼樣的因素,如果業者產生了損失或糾紛,除非是非常大的事件,不然正常是沒有民間企業有勇氣敢跟地方政府打官司的,所有的損失也只能默默的自行吸收。

而一般的民間營企業以商業掛帥的項目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肥水要落外人田」,那想必要有非常強大的理由。如果你不敢跟對方對賭,或沒有很強的盈利或自保能力,建議還是不要輕易的去碰民營企業的商業項目。畢竟中國民營企業的形式作風,一般會比政府單位更為野蠻強悍(政府單位多少還是有一點形象的包袱),早年台灣新光百貨登陸,最後倉皇撤退的例子,想必大家依然記憶猶新吧。

能否制定合理的「停損(利)點」?

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不要把投入集中在初期,也不要想賺最後一枚銅板,能「輕」的就不要「重」,例如:如果能夠選擇利潤較低的委託經營管理,就不要去選擇當二房東;工程、裝修或機電等硬體,儘量由業主自行承擔;人事或團隊就算可能會比較沒效率,但也儘量先與業主共用或由原公司派遣,不要過早建立在地團隊;能夠在前期階段把回款比例拉高一點,或甚至把總報價提高一點,尾款再給予打折,也不要把報價掐得太緊,很可能會讓自己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能夠輸出設計或顧問諮詢服務,就不要輕易的接盤做營運。

很多人可能會很在意自己的創意或商標等知識產權被業主偷走,但須知道,只要有合理的報酬和階段付款機制,這樣的損失反而是相對較小的。那些拆不走的裝潢、設備或是一切與「人」有關的投入,才是重傷害。最後,則是心態上要保持健康,想想那些走在鋼索上、危機重重的項目,就算真的失去了,也要保持平常心,抱持著沒有什麼好可惜的精神,才能抵擋誘惑,不輕易栽坑。

筆者因為從事創業導師的工作,在中國很常和一些台商朋友交流,也不時聽到一些受騙上當的慘劇。但更常聽到的,確還是那些興致勃勃、前仆後繼,因為拿到了某些大項目而異常興奮,逢人便夸夸其談的例子。

中國商業合作的機會確實很多,畫大餅與空談概念的更不在少數,在層層的糖衣包覆下,能理性客觀的抵擋誘惑確實需要一些時間、經驗甚至付出一些學費。筆者還是衷心希望讀者們能謹記以上 4 個大原則,再加上一些自己所在行業的專業判斷,冷靜的評估,才能減少悲劇的發生;或者說當悲劇發生時,不要摔得太痛。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慎防話術與表象!在中國做項目,4 個過來人用血淚交換的忠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百萬流量與粉絲,竟然全都是假的?從中國案例反思網路行銷的本質

號稱「世界最美」的日本蔦屋書店:為何棄北上廣深,選在「杭州」開設中國首店?

作者簡介:

馬振洲,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社會及產業觀察者、廣州市台灣青年之家創業導師。熱愛研究商業空間規劃、模式創新,往來於兩岸三地,喜歡分享生活與工作中的各種觀點。曾任職於台灣宜家家居、誠品生活,目前任職香港高德置地集團品牌發展部副總經理,為集團打造共享辦公、文創、藝術等數個自有品牌及其經營管理工作,目前已在廣州、杭州、天津等多處開設結合新零售概念的文化體驗空間。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