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國際論壇暨地球市集 張麗善縣長:歡迎大家來雲林慢活慢食慢遊

縣府與南華大學合作舉辦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國際論壇暨地球市集,推廣慢活慢食慢遊。(縣府提供)
縣府與南華大學合作舉辦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國際論壇暨地球市集,推廣慢活慢食慢遊。(縣府提供)

▲縣府與南華大學合作舉辦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國際論壇暨地球市集,推廣慢活慢食慢遊。(縣府提供)

雲林縣政府與南華大學合作二十三日在古坑鄉綠色隧道公園旁的蜜蜂故事館,舉辦「二零二四慢運動思維下的地方創生」系列活動,縣長張麗善致詞時表示,活動主題是慢活慢食慢遊,雲林是農業大縣,有非常好的條件,歡迎大家多來雲林走走,吃當季、吃當地,期待透過活動促進各界交流合作,共同推動雲林的永續發展。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不僅是臺灣的糧倉,也是最大蔬果中心、畜產中心,雲林縣農業年產值在她剛上任時是七百六十九億元,經過五年的努力來到八百九十億元;縣內家戶所得也從一百零七年八十八萬元,提高到111年的一百零四萬元,但仍遠遠不及全國平均一百四十萬元。雲林縣內有四十九點七%人口從事農業相關工作,如果沒有跟科技結合,青年農民不想返鄉,所以縣府積極導入智慧科技,協助農民用手機灌溉及養殖,解決農業發展的困境,在今年的國際智慧城市論壇裡,獲選為全球TOP 七智慧城市,全台灣只有雲林入選。

張麗善縣長表示,今天活動主題是慢活慢食慢遊,她非常認同這個理念,雲林縣具備很好的條件,豐富的農漁畜產不僅可讓民眾吃當季、吃當地,古坑草嶺石壁竹創森園區,經臺大實驗林團隊長時間監測及人體試驗,負離子每立方公分含量超過一萬八千個 ,是全台灣首座精準療癒基地,最近世界竹組織(WBO)更認證雲林縣為「世界竹地標」,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城市認證為竹地標的首例,相當適合民眾來慢遊。感謝南華大學團隊站出來為台灣盡一份心力,雲林縣也會好好發揮應該扮演的角色,推廣雲林優質的農產品,實質的符合慢食理念計畫。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慢城運動源自於義大利,南華大學團隊花了十多年時間,從南華大學所在的大林鎮開始,推廣慢城的理念跟行動,關心人與人之間、人跟環境之間如何健康永續生活,此次活動透過推動零廢棄物的「地球市集」和「慢食工作坊」及「國際論壇」,期盼將雲林打造成台灣發展永續健康城市典範,並透過分享讓臺灣更多的鄉鎮都能加入慢城推動行列。

農業處表示,縣府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今年四月與南華大學攜手合作,成立了雲林縣國際慢食社群,不僅可串連台灣慢城發展「慢旅遊」,更可以透過「工作坊」的慢食教育,將雲林在地的傳統食材及珍貴的料理記錄下來,且透過定期地點舉辦「地球市集」,推廣雲林優質的農產品,達到雲林永續農業、智慧農業、低碳農業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