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善良 總統必備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新總統賴清德上任,執政黨首度三連任,但得票不過半,人民共識不足;而且朝小野大,日前立法院還大打一架;接著中共軍事演習蠻橫進逼,美國繼續勒索,台灣前途更陷恐慌。

賴總統在就職演講中說,要不分彼此,大家一條心,大步走向世界!在未來任期的每一天,將「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視民如親」,希望兩岸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與大陸學位生來台;但他又要「四個堅持」、「兩國互不隸屬」;還告訴黨內立委轉守為攻,讓立法院大亂動,被國際媒體形容成「暴躁的民主國家」。國家領導人的角色是促進國家進步、社會健全、族群和諧,其中關鍵在於能不能放下身段,秉持慷慨與善意!

TED總裁克里斯‧安德森寫下《慷慨的感染力:在善良被低估的年代,讓善意泛起漣漪》一書,強調一個有感染力的想法,足以引發改變眾人一生的漣漪。TED舞台邀請來自各領域的思想家與實踐家,分享他們的觀念與工作,捕捉想像、啟發對話,每年有超過10億的觀看人次。

慷慨與善意為什麼能帶給世界改變?因為它能帶來全新視角。在 TED社群所進行的「神祕實驗」裡,來自7國的200名受試者皆收到一筆30萬元的捐贈,但結果僅有1/3的錢會被用在受贈者個人身上,其餘款項大多會轉捐贈造福親友。

在日本裝扮成武士去撿垃圾的創意,變成酷炫的運動,吸引各地群眾加入撿垃圾。當防彈少年團為「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捐款3千萬元,他們的粉絲團就在24小時籌捐出相同的金額。慷慨的感覺良好,也很容易得到回報,是被低估的善良。

慷慨的時代已經到來,深植在每人心中都有強大的慷慨種子。賴清德總統在今年1月的勝選之夜曾說,面對新的國會結構,台灣必須走向溝通、協商、參與、合作的政治;他會秉持民主大聯盟的精神,不分黨派用人唯才;未來施政,各黨派有共識的議題優先處理、沒共識的持續溝通,尋求社會最大共識。這些話都是出自善良與慷慨,而不是孤僻對幹。

賴清德這位在家中排行老五的礦工之子,從小就不當老大。說真話有時沒錯,但若造成了惡意的結局,還不如秉持善良修飾一下語言。台灣需要回復400年來移民社會的多元包容與善意尊重,才能遠離兩極化、自私自利與暴力。人類歷史並不是由少數人的惡行來決定,而是由多數人的善行來定義。許願神燈讓世界上的領導人,從此都慷慨善良!不用暴力與武力。(作者為台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