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心柯民調讓太多? 專家指「這理由」柯文哲根本不算讓分

藍白雙方對於民調計算方式都很有意見,但民調專家卻有不同見解。(圖:國民黨提供)
藍白雙方對於民調計算方式都很有意見,但民調專家卻有不同見解。(圖:國民黨提供)

馬辦18日將公布藍白合正副總統搭配方式,侯、柯兩陣營還在為協商結果出爐後最後兩天可能被採用的民調衝刺,也傳出雙方內部都對「比賽方式」頗有微詞,擔心自家主帥吃虧。但看在民調專家眼中,卻有截然不同的「觀盤重點」。

資深媒體人韋安臉書貼文提到3個重點,首先無論採市話或手機都無所謂,但務必得挑出「科學準確」的民調公司。方法是把各家民調在2018和2022兩次選舉封關前,凡是針對侯、柯、黃(黃珊珊)3人支持度的調查數據,拿來參考研究,將民調支持度和最後實際得票率相互比較,把差距小、準確度高的前幾家民調作為這次採樣的對象,其他都排除不用。

其次,韋安認為讓很多柯粉感到忿忿不平的「讓分」問題,其實「柯文哲根本不算讓分」。由於侯、柯兩人的支持族群不同,而在同一份民調中,會出現「支持族群屬性誤差」:也就是侯友宜的得票率,往往大幅超過民調支持度;而柯文哲則相對較低,原因出在年輕人挺柯大多勇於表態,不過最後的投票率卻偏低。因此所謂誤差範圍內由侯友宜得到一點,只算是「公平的校正回歸」,而不是「誰讓誰」,柯其實並沒有讓分或吃虧。

此外,國內選舉研究先驅:台大政治系退休教授洪永泰,早在2021年11月發表在「選舉研究」第28卷第2期的文章裡,就已經綜整近年來多次實際參與的民調研究結果,發現到:市話和手機調查的樣本結構,在基本人口特徵方面各自存在系統性的偏差現象。

經過比對2016總統選舉、2018同婚公投以及2020總統選舉等「母體參數」之後,研究發現三大現象:第一、住宅電話(市話)的原始資料估計成效最好;其次、依照戶籍資料「加權」後,市話資料反而會「惡化」估計偏差,但手機調查的估計成效則略有改善;第三、手機調查因為受到「選樣偏誤」的影響,不但本身造成過度偏離母體參數的估計,還會拖累和市話併檔後的估計成效,使得「雙底冊調查」(也就是分別從市話和手機各自的底冊抽樣,訪問之後再合併資料的調查方式)彌補「涵蓋率缺失」的善意功能卻得到「得不償失」的後果。

綜合洪永泰教授的分析,民眾黨始終排斥的市話民調,其實以原始資料來估算的成效最好、也就是最接近實際民意所趨,但經過戶籍資料「加權」後,手機民調的推估成效反倒會有改善。至於,想平衡兩者涵蓋率不同、兼採市話和手機的「雙底冊調查」,最後得出的卻有可能是最不正確的結果。因此執掌統計「生殺大權」的三方推薦專家,如何為這場比賽訂出一個客觀、最接近真實民意的統計方式,恐怕得煞費苦心了。(張柏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