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而孤獨的台灣正在尋找新盟友

台灣總統蔡英文將於明年下台,屆時台灣將選出新領導人。
台灣總統蔡英文將於明年下台,屆時台灣將選出新領導人。

在今年台灣「雙十」國慶慶祝活動中,「民主」一詞出現的次數遠超過以往任何一年。

上周,蔡英文在她作為台灣首位民選女總統卸任前的最後一次國慶演說中表示,「我們向全世界點亮了民主台灣」。

「台灣人樂為世界人,也將世世代代做為民主人、自由人。」她補充說。這既是對這個島嶼身份的宣示,也是在呼籲世界關注台灣,不要讓這個充滿活力的開放社會消失。

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在開幕致辭中也宣揚了同樣的成就:「根據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IU)今年2月公布的『2022民主指數』報告,台灣在167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0,蟬聯亞洲第1。」

在台灣日益感到中國大陸對其領土的覬覦之下,這些話對台灣的重要性毋庸諱言。

「民主台灣」已經成為台灣的品牌——它向世界宣揚這個擁有2300萬人口的自治島嶼為何重要,以及為何應該保護它免受中國吞併。然而,對於這個800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巨擘來說,與台灣有官方聯繫的外國朋友卻寥寥無幾。

台北曾與美國結成軍事同盟,並在聯合國安理會佔有一席之地。它作為一個反共獨裁政權,可以依靠從首爾到聖多明各、從比勒陀利亞到巴拿馬城的志同道合的政權的支持。

現在,這些冷戰時期的朋友幾乎都不在了。台灣面臨的威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峻,台北迫切需要新的盟友。

這一挑戰在上周二的儀式上得到了鮮明的體現。

「非官方」關係

「請歡迎參加今天慶祝活動的貴賓。」伴隨著司儀的聲音,瑙魯總統沿著紅地毯走來。瑙魯是一個只有10800人口的太平洋小國。

接下來是聖基茨和尼維斯總督,其是一個擁有4.7萬人口的加勒比國家。最後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總督,按照加勒比袖珍國家的標凖,這是一個相對較大的國家,擁有11萬人口。

前排的外交席位由來自危地馬拉、巴拉圭、海地和斯威士蘭的大使佔據。

前兩個國家是正在努力擺脫動蕩和腐敗的脆弱民主國家,而在海地,激增的幫派暴力僅在今年就奪去了數千人的生命。斯威士蘭是非洲僅存的絕對君主制國家,也是台灣在非洲僅存的盟友。上個月,蔡英文總統專程飛往這個小王國,與國王姆斯瓦蒂三世(Mswati III)會面,慶祝其獨立55週年。

這些都屬於台灣的13個官方外交盟友,也是僅存至今的台灣冷戰時期的盟友。

1949年,蔣介石從中國大陸敗退至台灣,其領導的台北政權在1950和1960年代一直與美國和日本等主要盟國保持著關係,而當時毛澤東的共產主義政權與世界隔絕。

但是,1972年2月,美國時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前往北京與毛澤東會晤。這是中共政權開始向世界開放的重大時刻。它為北京帶來了一系列外交承認。日本是首批承認中國的國家之一。1979年,華盛頓緊隨其後。

1975年,蔣介石在台北去世,他奪回中國大陸的夢想未能實現。但他把權力交給了自己的兒子。當時,台灣仍然處於一黨獨裁之下,當局對反對者施以酷刑和監禁。

對大多數國家來說,與台北維持關係的理由已經不復存在。那些沒有斷交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同樣不得人心的政權,包括韓國軍政府、實行種族隔離的南非和中美洲的右翼獨裁政權。

台北越來越多地依靠其支票簿來維繫日益減少的盟友名單,主要是以援助和投資的形式。

但如今,中國的支票比台灣更多,其經濟規模也比台灣大得多。台灣剩下的「友邦」都是小國,對於保護台灣不受強勢的中國的進犯作用甚微。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支持。

在上周二的慶典上,最熱烈的掌聲留給了兩個來訪的樂儀隊也許不足為奇:一個來自東京,一個來自洛杉磯。日本和美國仍然是台灣最關心和最需要的兩個國家。

即使在轉而與北京建交後,華盛頓仍繼續默默地支持台灣,向台灣出售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它在台北的非官方使館是一個巨大的建築群,被低調地稱為「美國在台協會」。

10月10日,人們在「雙十」國慶節期間歡呼。
台北民眾慶祝「雙十」國慶。

走在台北的任何一條小巷中,你都會不由自主地注意到數量驚人的日本餐館,裏面擠滿了日本商人。日本最西端的島嶼與那國島距離台灣東海岸僅 110公里(68英里)。東京非常關心台灣的命運。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最近在台北發表講話,呼籲國際社會對來自中國的威脅要「清醒」。

這些關係仍然是「非官方的」——即使在閲兵式上,它們也像其友誼一樣被置於暗處。

如何結交新朋友

由於受到中國持續不斷的軍事演習和失去重要盟友的影響,台灣正在尋求結交新的朋友——不僅是為了貿易往來,也是為了在強大的國際機構中獲得支持,尤其是歐盟。

在台北的超市裏,這種新友誼的證據很容易找到。這些超市正在出售一種在亞洲非常罕見的東西:立陶宛產的印度淡色艾爾啤酒。在過去幾年裏,台灣對這種啤酒以及立陶宛朗姆酒和巧克力的進口激增,台北甚至宣佈在立陶宛投資1000萬美元,生產台灣最珍貴的產品——晶片。

為什麼選擇立陶宛?也許東歐年輕的民主國家是結交新朋友的最肥沃土壤,這些地方曾受莫斯科控制,但現在已成為北約和歐盟的一部分。

台灣立法院長在向國慶群眾發表演講時警告說,「從烏克蘭到香港,從緬甸到阿富汗」,獨裁政權「正在收緊自由」。

從捷克到波蘭,從格魯吉亞到立陶宛,許多國家都擔心俄羅斯捲土重來,也許它們對生活在一個聲稱自己不應該存在的巨大獨裁國家隔壁的小型民主國家,有一種志趣相投的感覺。

2022年3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台灣引發聲援活動。
2022年3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台灣引發聲援活動。

2021年,立陶宛允許台北在維爾紐斯設立辦事處,名稱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北京大為震怒,宣佈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隨後又進行了進一步的威脅。但維爾紐斯政府拒絕讓步,反而更進一步,將與台北的關係描述為「戰略重點」。

「立陶宛正在尋求加強與台灣的實際合作,因為台灣擁有志同道合的民主政治,也是該地區重要的經濟和技術合作伙伴。」立陶宛當局說。

儘管台灣超市貨架上的立陶宛產啤酒似乎只是細枝末節,但它卻表明了台灣想要走向何方。

台北並不想拋棄老盟友。瑙魯總統仍將在2024年國慶日受到歡迎。

但如果台灣有一個(認識新朋友的社交媒體)Tinder資料,上面可能會寫道:「擁有開放的社會、蓬勃發展的高科技經濟的民主政體,希望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新的牢固友誼,但隔壁的鄰居則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