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遺傳不敢愛 類風濕關節炎有新藥救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擔心遺傳不敢愛,類風濕關節炎病友的心事,誰人知?今年30歲的B小姐在銀行服務,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後,因嚴重的發炎疼痛問題,常需請假讓同事代班;雖然單位主管體貼她的病情,希望她「好好休養,病治好了再回來上班」,可是B小姐悲觀地認為這疾病是一輩子都不會好的,因此辭職離開工作崗位;甚至因擔心疾病會遺傳,而不敢結婚,打算和交往中的男友分手。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會破壞身體的關節、器官等部位,因此在臨床上,多會出現起床時有晨僵感,關節對稱性的「紅、腫、熱、痛」等症狀。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會破壞身體的關節、器官等部位,因此在臨床上,多會出現起床時有晨僵感,關節對稱性的「紅、腫、熱、痛」等症狀。

關節「紅腫熱痛」4症狀別輕忽 當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花蓮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蔡世滋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免疫系統異常,引起關節自發性的發炎反應,多好發於40歲以上的青壯年族群身上,目前全台約有高達10萬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男女患者比約為1:3左右。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會破壞身體的關節、器官等部位,因此在臨床上,多會出現起床時有晨僵感,關節對稱性的「紅、腫、熱、痛」等症狀,且持續長達6週以上等不適反應,嚴重甚至可能造成關節變形,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被迫辭職換工作 RA病友日常生活受打擊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張玲瑗理事長表示,為讓外界更加認識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了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的需求。國外就曾有組織針對全球13國,包括台灣共計3649名患者進行的生活品質問卷調查發現,有高達47%的患者曾因疾病被迫中斷日常喜好的活動,更有30%如上述個案般,曾因疾病而需要換工作,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

此外,當問到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對於目前的治療方式與症狀控制是否滿意時,卻發現雖然有高達80%的病友滿意現在的治療,但卻只有30%認為自身目前病情以受到控制,且有超過50%的患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花蓮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蔡世滋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免疫系統異常,引起關節自發性的發炎反應,多好發於40歲以上的青壯年族群身上。(攝影/洪毓琪)
花蓮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蔡世滋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免疫系統異常,引起關節自發性的發炎反應,多好發於40歲以上的青壯年族群身上。(攝影/洪毓琪)

憂影響照護品質 60%RA病友恐懼與醫師溝通

最重要的是,此份調查更發現,有高達60%的病友覺得和醫師溝通病情、提出對於疾病的擔憂及恐懼,感到不自在;甚至有33%的患者認為過多的向醫師提出諮詢,可能影響後續的照護品質;更有66%的病友未曾和醫師分享治療目標,上述調查結果在在顯示病友與醫師溝通不完全的困境。

面對此一調查結果,蔡世滋主任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發炎疼痛,除了透過檢查,病人主動的表達更是能幫助醫師做疾病嚴重度的判斷。若醫病溝通不完全,對於治療效果反倒會有很大的影響。

此外,臨床上也發現有些病友常因疼痛稍有緩解而自行中斷治療,直到再度病發才又來就醫的情況。但這樣的行為不僅對於病情控制無益,更可能因療程未結束中斷,而影響治療成效。建議病友於看診時主動和醫護人員溝通討論病情,以找出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

改善關節疼痛不是夢 新型藥物選擇多

另外,蔡世滋主任也指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如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選擇已非常多,除了過去輕、中度的患者常使用的有助減緩關節疼痛及不適感的傳統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NSAIDs)、類固醇,或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外,如今也有新式的生物製劑和小分子口服藥可供病友使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生物製劑治療需長期打針,對有些患者來說,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和不便。所幸,目前已有作用與生物製劑類似的小分子口服藥可供患者選擇,可望提高患者遵從醫囑服藥治療的意願。

為了鼓勵RA病友站出來勇敢面對自身疾病,張玲瑗理事長也特別邀請9位協會的成員一同錄製首支RA病友衛教歌曲《RA快樂頌》,希望藉此邀請更多病友一同加入歡唱行列,唱出自己的人生「快樂頌」,重拾快樂人生!(攝影/洪毓琪)
為了鼓勵RA病友站出來勇敢面對自身疾病,張玲瑗理事長也特別邀請9位協會的成員一同錄製首支RA病友衛教歌曲《RA快樂頌》,希望藉此邀請更多病友一同加入歡唱行列,唱出自己的人生「快樂頌」,重拾快樂人生!(攝影/洪毓琪)

唱出快樂人生!《RA快樂頌》授正確衛教知識

為了鼓勵病友站出來勇敢面對自身疾病,張玲瑗理事長也特別邀請9位協會的成員一同錄製首支RA病友衛教歌曲《RA快樂頌》,透過歌詞傳達積極追求更好治療方式的態度,希望藉此邀請更多病友一同加入歡唱行列,唱出自己的人生「快樂頌」,重拾快樂人生!

更多健康新聞:

類風濕呷健康!5色彩虹樂活餐

KO關節疼痛!國標舞女王劉真教3分鐘RA捷舞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