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微粒導致呼吸、心血管病

流行病學研究已指出環境懸浮微粒暴露與呼吸及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具相關性。國立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鄭尊仁表示,動物試驗發現,急性暴露於環境懸浮微粒會導致血壓、心率和心率變異性的改變。研究證明急性暴露於環境懸浮微粒可能會影響心血管系統的自主功能。 鄭教授表示,研究使用高血糖大鼠使其暴露於懸浮微粒環境3個月。研究期間環境懸浮微粒的平均濃度約為13μg/m3,結果發現肺氣腫、主動脈管壁厚度增加,心肌發炎、腎小球硬化和近端小管變化等現象。生化反應包括HbA1c,纖維蛋白原和全身性發炎反應增加。在健康的大鼠則觀察到主動脈管壁厚度增加、局部性心肌發炎、全身性發炎反應和胰島素阻抗增加。總結懸浮微粒暴露可通過慢性高血糖和全身性發炎反應造成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此外,健康動物的發現支持懸浮微粒透過胰島素阻抗以導致糖尿病的假說。 另外,亦發現微粒的慢性暴露對胰島素抗性及中樞神經的影響,提供了微粒空氣污染物導致糖尿病及阿茲海默症等相關疾病的致病機轉。 此次研討會將提出空氣污染物尤其如國人最擔心之PM2.5之健康效應,與空氣污染標準之制定與調整方針等。對我國目前面對空氣污染之問題,以國際觀點提供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