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研發二氧化硫濃度電子偵測器 嘉大為食安把關

嘉大電機工程學系大學部學生楊書桓(右)及吳翊誠在教授跨域指導下研發出二氧化硫濃度偵測器。(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大電機工程學系大學部學生楊書桓(右)及吳翊誠在教授跨域指導下研發出二氧化硫濃度偵測器。(圖:嘉義大學提供)

落實食品安全,促進食品產業升級,國立嘉義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二氧化硫濃度的偵測器」,可以精準以滴定法方式量測金針花中二氧化硫濃度,大幅改善傳統偵測方式,完整研發設計與結果已收錄於IEEE Sensors Journal知名國際期刊。

市面上有些外表鮮豔的食品可能有添加化學藥劑,吃多了可能會危及身體健康,為提升國內食安檢測效率,國立嘉義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江政達教授與食品科學系陳志誠助理教授共同指導電機工程學系大學部學生楊書桓及吳翊誠,以滴定法成功研發出二氧化硫濃度電子偵測器。

嘉大電機系江政達教授表示,他很喜歡吃金針花排骨湯,但常有不肖業者在金針花中添加過量亞硫酸鹽類做為漂白劑,進而轉化為二氧化硫,影響消費者健康。因此,他與研究團隊開始思考設計轉換電路,用以偵測金針花中二氧化硫濃度。

嘉大師生將電極系統和CMOS(積體電路製程)整合,研發二氧化硫濃度電子偵測器。(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大師生將電極系統和CMOS(積體電路製程)整合,研發二氧化硫濃度電子偵測器。(圖:嘉義大學提供)

研究團隊楊書桓同學與吳翊誠同學指出,測量食物中二氧化硫的傳統方法很多,例如:伏安法、比色法、HPLC及熒光法等,而嘉大研究團隊採用的是反應時間短、對儀器要求不高且操作簡單的「滴定法」進行研發,利用金針花泡水後所得到的溶液連接至轉換晶片,藉由導電度產生電阻變化偵側二氧化硫濃度,可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濃度,利用晶片的週期輸出,迅速得知金針花中二氧化硫的濃度。二氧化硫濃度偵測器有別於其他傳統偵測方式,成本相對較低且迅速。

嘉義大學強調,基於食安考量,操作簡便且快速的二氧化硫檢測方式有其必要,此次電機系師生研究團隊,成功將電極系統和CMOS(積體電路製程)整合,成功發展二氧忠硫檢測裝置,未來可應用於加工食品檢測,極具實用性和簡便性。(龐清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