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考古展 揭台灣歷史演變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自二0一九年起執行成大台灣學計畫,持續在安平進行考古調查與考古試掘,之後也與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合作,累積多年熱蘭遮城堡與市鎮等相關研究成果,目前於成大圖書館總館一樓大廳舉辦「海域交流.台灣形成」特展,用豐富的考古出土遺物揭示台灣從史前時期到現代的歷史演變。
「海域交流.台灣形成」特展於十一日上午舉行開幕式,除成大副校長陳玉女、成大圖書館館長傅子芳等成大師生外,台南市文資處、工研院、國家海洋研究院等單位及文化界也到場共襄盛舉。
陳玉女表示,成大考古所執行台灣學計畫,從起始的「熱蘭遮城400年考古」去做相關的研究與田野調查,進而從歷史的縱橫、省思、探析台灣不同歷史發展階段。此次特展從學術視角,對台灣從舊石器時代到現代提供了歷史脈絡,是極為珍貴的展覽。
這次的展示著重於成大在熱蘭遮城堡與市鎮等所做的考古與相關歷史研究成果,並依時間脈絡,上溯台灣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以及荷蘭時期之後各關鍵影響力進入台灣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特展計畫主持人考古所劉益昌教授昨天在現場也為與會人士進行導覽,讓眾人對考古、對台灣發展與社會轉型的影響,有更清晰的認識。
成大表示,「海域交流.台灣形成」特展將展到十一月二十四日,十一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兩天還將在成大國際會議廳舉辦「十七世紀前後的台灣與周邊:考古學的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台灣、荷蘭、越南、日本等國家的學者,共同討論十七世紀東亞與歐洲之間如何互相交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