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踏溯台南週年 成果展辦專家講座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開辦「踏溯台南」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滿一週年,五日在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舉辦成果展,除了有學生創作影片、回顧紀錄片,還有師生通力製作的台南地貌模型圖、三艘台灣船模型以及西拉雅祀壺、祭器等,展品內容多元而豐富,將展至十二日。
成大文學院院長陳玉女指出,成大「踏溯台南」自一○六年開辦,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實地體認台南在地鄉土、了解歷史演變與發展以及人文采風。課程為必修零學分,每個大一新生從「成大人之道」作為踏溯起點,了解充滿歷史氛圍的校園後,還要造訪安平、赤嵌樓、大南門城及碑林、清代官道、五條港、正興街,更走出府城,了解西拉雅族群、南瀛水世界、台江內海及糖、鹽之旅。
光電系學生游恩承說,參與踏溯收穫滿滿,不只認識了過去不了解的在地文化,也因為這個課程愛上攝影。材料系學生劉士瑋來自台北,他最喜歡的路線是五條港,透過踏查才知道當地曾經這麼繁榮。材料系賴文宏對官道路線印象深刻,驚訝過了幾百年,那些糯米牆還能如此堅硬。
這次的成果展也搭配一系列講座,昨天首場邀請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分享「大台南治水理念與經驗」,陸續還有知名導演李崗、知名作家魚夫、台灣歷史博物副館長謝仕淵、民謠專家教授簡上仁等人,要來暢談與台南相關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