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傘兵不容易!一窺傘兵搖籃大武營區,原來每位特戰隊員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國軍特戰部隊精實形象深植人心,近期特指部特5營超長距離的「戰術任務行軍訓練」更將特戰「忠義剽悍、勇猛頑強」的軍風展現在國人面前;而每一位特戰隊員都是歷經基本傘訓的合格傘兵,因此傘兵養成的過程就成為觀察戰力的指標。

過去數十年間培育傘兵至少上萬人,有著「傘兵搖籃」之稱的屏東大武營區,由於搬遷在即,傘訓再度受到關注,實地走訪一趟大武營區,就會了解光要成為一名基礎傘兵,有多麼不容易。

傘兵們為什麼需要有「傘徽」?

有傘訓需求的部隊類型,不侷限於特戰部隊或是更高端的特勤隊,例如有些軍校畢業生,畢業前就有機會接受傘訓進而完成空跳,下部隊任官就佩戴傘徽;另一種就是中、高階軍官調單位來到特戰單位任職,基於空降部隊傳統,一樣也要拔階受傘訓,畢竟傘兵承擔比一般部隊更高的風險,主官若無傘徽恐難服眾。

其他情況則包括原單位本不需要你具跳傘資格,但在秉持挑戰自我、追求榮譽的前提下毅然赴訓,這種也大有人在。

20190321-是否受過傘訓、具備跳傘能力,是普通官兵和特戰官兵最直接的區別。傘兵示意圖。(蘇仲泓)
20190321-是否受過傘訓、具備跳傘能力,是普通官兵和特戰官兵最直接的區別。傘兵示意圖。(蘇仲泓)

是否受過傘訓、具備跳傘能力,是普通官兵和特戰官兵最直接的區別。傘兵示意圖。(蘇仲泓)

神龍小組傘訓不易 須通過地面訓「5大站」考驗

當決定參加傘訓後,學員會前往大武營區開始接受神龍小組教官一連串嚴格、漫長的地面訓,傘訓地面訓有所謂的「5大站」,內容分別是「跳台側滾」、「機身訓練」、「擺動著陸」、「吊架訓練」、「跳塔訓練」。

1、跳台側滾是指傘兵在執行跳傘時,因下降速度導致著陸時會形成強大衝力,必須有效運用人體肌肉最發達且富有彈性的部位逐一抵銷(5點著陸);考量風向因素,這個訓練又再分為前後左右4個方位、6個動作進行,以確保著陸時的安全。

2、機身訓練是指要使每一位傘兵都能了解C-130運輸機的特性,以及熟練在機身內部的各口令、動作與擋門跳出的要領,奠定空跳安全的基礎。

3、擺動著陸是指訓練學員體會在傘具擺動著陸的衝力,同時利用5點著陸要領來抵銷這股力量,避免在著陸時身體受到傷害。

4、吊架訓練是指學員在跳離機門後到著陸前,必須學習如何良好的操作傘具,避免出現無謂的纏繞,同時選擇良好地形,以增進落地的安全。

5、跳塔訓練是指學員在塔上驗證屆時在機身內的操作程序及擋門跳出動作,跳出後則運用在吊架所學,訓練跳離機身的正確姿勢,奠定空中跳傘的安全性。也由於跳台高度達34呎,是人類懼高的平均值,學員能夠完成跳台訓練亦有助於實地空跳後不會臨場退卻。

20190919-要成為1名合格的傘兵,得先前往屏東大武營區接受嚴格傘訓的地面訓練,共區分為5大站,分別為「跳台側滾」、「機身訓練」、「擺動著陸」、「吊架訓練」、「跳塔訓練」。圖中學員接受的是塔高34呎的「跳塔訓練」。(蘇仲泓攝)
20190919-要成為1名合格的傘兵,得先前往屏東大武營區接受嚴格傘訓的地面訓練,共區分為5大站,分別為「跳台側滾」、「機身訓練」、「擺動著陸」、「吊架訓練」、「跳塔訓練」。圖中學員接受的是塔高34呎的「跳塔訓練」。(蘇仲泓攝)

要成為1名合格的傘兵,得先前往屏東大武營區接受嚴格傘訓的地面訓練,共區分為5大站。圖中學員接受塔高34呎的「跳塔訓練」。(蘇仲泓攝)

待完成5大站地面訓練後,學員就會前往空軍屏東基地登上C-130,當飛抵潮州空降場上空便實施空跳,若要拿到傘徽則必須完成5次跳傘(日間3次、夜間1次、全副武裝1次),全部完訓得花至少1個月。

這個階段拿到的傘徽,上頭的1朵梅花代表跳傘次數在5到19次之間,當掛到第2朵梅花時,則代表20次至49次,傘徽最多的3朵梅花,則代表50次以上;目前神龍小組士官長潘益龍士官長跳傘次數超過1200次,應為軍方現役人員最多的一位。

20190919-傘徽上面的梅花代表跳傘次數的多寡,1朵為5次至19次,2朵為20次至49次,3朵為50次以上。圖中中士來自神龍小組,傘徽顯示其跳傘次數至少50次。(蘇仲泓攝)
20190919-傘徽上面的梅花代表跳傘次數的多寡,1朵為5次至19次,2朵為20次至49次,3朵為50次以上。圖中中士來自神龍小組,傘徽顯示其跳傘次數至少50次。(蘇仲泓攝)

傘徽上面的梅花代表跳傘次數的多寡,1朵為5次至19次,2朵為20次至49次,3朵為50次以上。圖中中士來自神龍小組,傘徽顯示其跳傘次數至少50次。(蘇仲泓攝)

「神龍小組」平時訓練傘兵及表演 戰時搖身一變滲透敵後

前面提到的神龍小組,平時的身分為陸軍航特部空降訓練中心的傘訓教官,表演任務來臨時便成為執行高空跳傘的單位,日前更在潮州空降場上空上演多年不曾公開展示的6人疊傘特技,技驚四座;而戰時則因為成員具備「高跳高拉」、「高跳低拉」能力,搖身一變成為能夠滲透敵後的特種部隊。

20190919-陸軍「神龍小組」平時負責傘兵訓練工作和跳傘表演,戰時則因具備「高跳高拉」、「高跳低拉」能力,搖身一變成為滲透敵後的特種部隊。圖為神龍小組日前以6人疊傘方式,展現高超操傘技巧。(蘇仲泓攝)
20190919-陸軍「神龍小組」平時負責傘兵訓練工作和跳傘表演,戰時則因具備「高跳高拉」、「高跳低拉」能力,搖身一變成為滲透敵後的特種部隊。圖為神龍小組日前以6人疊傘方式,展現高超操傘技巧。(蘇仲泓攝)

陸軍「神龍小組」平時負責傘兵訓練工作和跳傘表演,戰時則因具備「高跳高拉」、「高跳低拉」能力,搖身一變成為滲透敵後的特種部隊。圖為神龍小組日前以6人疊傘方式,展現高超操傘技巧。(蘇仲泓攝)

山地水域都能空降!「鐵漢傘」完訓 攻略特種地形

而在普通傘徽之外,還有一種俗稱「鐵漢傘」的特種地形傘徽,完訓人員必須具備在山地、水域、林間實施空降的能力,也因為地形遠較普通平原來得複雜,跳特種地形傘得穿具有防刺穿功能的「鐵漢裝」以維護安全。

其他像是已更銜為「傘具整備連」的傘整連和「空投連」也都有屬於自己單位的傘徽,分別代表自身任務特性和榮譽。

20190919-傘兵除了透過累積跳傘次數,讓自己傘徽上的梅花,從1朵變2朵、2朵變3朵,或是接受俗稱「鐵漢傘」的特種地形傘訓,完訓者具備山地、水域、林間空降能力,配戴鐵漢傘徽於左胸口。(蘇仲泓攝)
20190919-傘兵除了透過累積跳傘次數,讓自己傘徽上的梅花,從1朵變2朵、2朵變3朵,或是接受俗稱「鐵漢傘」的特種地形傘訓,完訓者具備山地、水域、林間空降能力,配戴鐵漢傘徽於左胸口。(蘇仲泓攝)

傘兵除了透過累積跳傘次數,讓自己傘徽上的梅花,從1朵變2朵、2朵變3朵,或是接受俗稱「鐵漢傘」的特種地形傘訓,完訓者具備山地、水域、林間空降能力,配戴鐵漢傘徽於左胸口。(蘇仲泓攝)

20190919-負責傘具整摺的傘整連與負責空投任務的空投連,擁有不同於一般傘徽的徽誌,展現單位特性與榮譽。圖為傘整連官兵。(蘇仲泓攝)
20190919-負責傘具整摺的傘整連與負責空投任務的空投連,擁有不同於一般傘徽的徽誌,展現單位特性與榮譽。圖為傘整連官兵。(蘇仲泓攝)

負責傘具整摺的傘整連與負責空投任務的空投連,擁有不同於一般傘徽的徽誌,展現單位特性與榮譽。圖為傘整連官兵。(蘇仲泓攝)

空訓中心將搬遷 大武營區「傘兵搖籃的記憶」將走入歷史

陸軍航特部空訓中心因已計畫遷到新蓋的「大聖西營區」,這個新營區位於空軍屏東基地內,若以整合資源、人力集中的角度來看,搬遷或許無可厚非,然大武營區數十年來培育國軍傘兵人數上萬人的意義,絕對不是「傘兵的家」4個字就能道盡。

而原大武營區舊址將撥給高雄榮總屏東分院工程為用地,部分圍籬本月底就會開始進駐圈圍,此一階段傘訓能量尚能維持,但營區將開始出現切割感,隨著兩地工程進行逐步移轉至大聖西營區,預計後年6月前進駐完畢。

大武營區等於傘兵搖籃的記憶,終將走入歷史。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效仿美「綠扁帽」特戰分遣隊!前管、前觀、爆破、狙擊、救護、通信全包 6人特戰小組行軍中演練
相關報導》 負重25公斤走就對了?突擊車成國防教育裝備、黑鷹支援戰傷急救演練…特戰部隊行軍學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