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視障者之眼 屏東推無障礙藝文體驗

(中央社記者黃郁菁屏東縣24日電)為推動文化平權,屏東縣政府舉辦「口述影像人才培訓工作坊」,由滯留島舞蹈團訓練20名來自不同領域學員,以口述與觸覺導覽方式引導藝文活動,為視障者打造共融藝術環境。

視障藝術家兼課堂講師許家峰指出,多數視障者較少參與藝文活動,因此在口述影像服務前,帶領視障者做觸覺導覽,將舞作元素拉出來,讓視障者有觸覺延伸,當口述舞作說到「舞者們身姿如同杵臼般搖晃」,就能想像到觸摸杵在磨臼的動態感,幫助參與者更快融入舞作欣賞。

本身就是劇場工作者的學員之一魏子斌分享,經歷8週學習後體會到,口述影像不只可以應用在視障朋友上面,不同文本的撰寫,甚至能是各年齡族群友善接觸藝術新方式,是讓藝術更融入大眾生活的好工具。

籌辦這次工作坊的滯留島舞蹈團長張忠安說,相信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更多人輕鬆進入藝術領域,同時也激發藝術工作者與大眾之間更多創意火花,創造出更豐富藝文作品。

口述影像工作坊4月下旬舉辦培訓成果展,用「非視覺」方式帶領體驗滯留島舞蹈團作品「In Factory」,參與者含視障與非視障者,非視障者蒙上雙眼,由20名學員分組帶領感受藝術。

體驗由「觸覺導覽」開始,用身體感受舞蹈動態效果,例如利用瑜珈球體會核心發力等,並在動態後進行口述舞作賞析,如「穿著青綠色衣服的男性舞者,雙腳佇立不動,身軀被其他舞者來回推拉如同杵臼般搖晃、繞圈…」,使原本看不見的舞蹈動作具象於腦海。

屏東縣文化處今天新聞稿表示,為了讓第1屆學員持續精進口述影像化能力,將安排舞蹈文化活動,透過實際演練增加學員口述影像化經驗,未來也將規劃文化共融課程,提供多元的文化參與機會。(編輯:孫承武)11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