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住民邵莉梅 走進漁港導覽漁業文化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來自四川成都的邵莉梅,與曾經在高科技大廠任職的先生回到故鄉屏東東港,接手父母親的漁產批發事業,邵莉梅從完全不懂魚的種類開始慢慢學起,到現在不但能夠如數家珍,還成為在地導覽漁港文化的年輕力量。

中國新住民邵莉梅:「歡迎大家來看到這是東港最有名的黑鮪魚。」

帶著遊客來走讀魚市場的是來自四川成都的邵莉梅,五年前和先生林文豐回到故鄉屏東東港創業,會想要做漁業導覽,除了是滿足自己的求知欲,更多時候是因為遇到消費者舉手發問的問題都一樣,不如就帶著他們眼見為憑。

成都新住民邵莉梅 走進漁港導覽漁業文化
成都新住民邵莉梅 走進漁港導覽漁業文化

中國新住民邵莉梅:「解釋最多的是鮪魚,大家會以為鮪魚就是指單一品種,牠其實也是分非常多種,但是東港最常見的是三種,大目鮪魚、黃鰭鮪魚,然後還有黑鮪魚,但是可能大家在印象中,都是覺得鮪魚生魚片就是一種,不是這樣子的。」

邵莉梅先生林文豐:「刀往後拉,厚度大概0.5~1公分左右。」

除了導覽東港的漁業文化,也帶領遊客食魚體驗DIY切生魚片,她們的想法也和東港的地方創生團體不謀而合,共同合作推出一系列的漁村文化旅遊。

中國新住民邵莉梅:「可能大家對東港的印象,海鮮已經非常有名,但是可能在做這種導覽的體驗是少,其實讓我最感動的是,他們都會原來對這個漁港文化這麼感興趣,就讓我覺得原來做這個事情還蠻有意義的。」

成都新住民邵莉梅 走進漁港導覽漁業文化
成都新住民邵莉梅 走進漁港導覽漁業文化

​​​​​​​​其實邵莉梅和林文豐過去都是高科技產業的主管,遊子返鄉回到東港改做生意,原本想做零售宅配,卻意外獲得企業肯定,一腳踏入伴手禮市場,不只將店面改造的具有時尚感,也重新設計品牌視覺,還有伴手禮包裝,更獲得許多公部門的創意行銷計畫肯定。

中國新住民邵莉梅:「每家每戶東港的產品都是新鮮的,你怎麼可以讓更多人看到你,或者是可以拿去送禮,增加它的附加價值,一方面是覺得壓力會更大,想要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覺得,之前這條路應該是可以堅持下去繼續做。」

因為愛,讓邵莉梅願意放棄原本順遂的人生,與先生來台灣從零開始,也因為愛,當年極度沒有自信的她,脫胎換骨,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屏東東港這個新故鄉,為自己的人生寫下各種精彩。

原文出處:成都新住民邵莉梅 走進漁港導覽漁業文化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學者稱北部供電不足 台電「舉這例」打臉
影/港男體驗吹玻璃 1800度熱火狂燒:好像太陽
影/他閃到腰生活無法自理 好友24hr貼身照顧網讚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