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季 欣賞土地堅韌與美麗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雲林縣16日電)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宣布「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季」將在24、25日登場,今年以環境藝術結合表演藝術,帶領民眾欣賞雲林海口土地的堅韌與美麗。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因素,停辦2年的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季,今年再度回歸,雲林縣府文化觀光處今天舉辦成龍溼地環境藝術節活動記者會,張麗善和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等人出席。

張麗善致詞時表示,成龍溼地原本為農耕地,因長年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嚴重,在1986年8月的颱風韋恩、1996年7月的颱風賀伯強烈侵襲,海水倒灌淹沒農地,20多年來長期積水無法耕種。

張麗善提到,成龍溼地經過中央、雲林歷任多名縣長及口湖在地居民、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成為現在的溼地生態藝術園區。歡迎民眾在24日、25日參加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季,感受不一樣的雲林,不一樣的濕地生態。

陳璧君指出,有別於全國其他溼地,成龍溼地在於溼地與村落居民共生共存,休戚與共,居民守護自己居住的溼地,由下而上的影響民間團體、地方政府與中央機構,現在也正朝著其他溼地推廣單位推展生態保育、藝文扎根、向海洋學習的示範基地前進。

陳璧君說,成龍溼地藝術季是在2010年開始,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駐地與當地居民合作,就地取材創作各種地景藝術,演變至今把大地當作舞台,融合成龍溼地大自然生態,讓大家以不同角度來看見成龍溼地之美。

文觀處指出,今年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季以環境藝術結合表演藝術方式,有李蕢至創作竹編的「種子」,表演藝術則由「太日樂集」搭配「森森不息街頭劇場」,透過笛聲、鼓聲及舞者演出,展現成龍溼地與居民堅毅的生命力。(編輯:陳政偉)1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