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術重大突破!打破有機近紅外強放光世界紀錄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攻頂計畫的支持下,臺灣大學周必泰教授(右四)與研究團隊打破有機近紅外強放光世界紀錄。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攻頂計畫的支持下,臺灣大學周必泰教授(右四)與研究團隊打破有機近紅外強放光世界紀錄。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攻頂計畫的支持下,臺灣大學周必泰教授與研究團隊,將原先所保有的有機強放光世界紀錄,由840奈米,一舉突破到了1000奈米,研究成果也在今年10月10日正式發表於「自然光電」期刊。未來可望應用於生醫影像以及生化感測解析。

 

國科會自然處羅夢凡處長說明,近紅外光在此指的是波長1000奈米的光(紅外二區),而這樣近紅外光的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可穿透人體皮膚組織及血管,進行更加深入的檢測,亦或是藥物作用等。可運用在穿載式的生醫產品上,像是血氧機或是光療貼片等。有別於以往使用半導體為基材,研究選擇有機分子材料,光的品質相對更好,可以應用的範圍也更加廣泛。

 

周必泰教授說明,研究採取有機分子相互做有效堆疊以及全面性氘化的方式,使用較重的氘原子來取代氫原子,降低因振動頻率帶來的熱消散並延伸放光波長到大於1000奈米,以進一步成為穿載式生醫檢測的利器。

 

另外,周必泰教授也表示,未來將會持續挑戰前所未有的有機分子紅外三區的放光領域,並將現有的成果發揮在生物照影上,也期望未來能夠將這項技術進行商業化,在血液穿透、穿載式檢測等方面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