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遊艇產業旺! 2023年產值可望創金融海嘯來新高 訂單總長度全球第4

經濟部統計處今(15)日表示,我國2023年1-10月的遊艇業產值達68億元,年增1.6%,去年產值有望持續成長,預期在美、歐景氣持續復甦與大型遊艇產能陸續開出帶動下,全年產值可望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經濟部今早發布經濟統計簡訊,分析我國遊艇產業趨勢,包括去年產值可望持續成長、出口市場以美國為主、大型遊艇訂單總長度去年排名全球第4等。

經濟部表示,遊艇係指專供娛樂,不以從事客、貨運送或漁業為目的,以機械為主動力或輔助動力之船舶。我國遊艇因產品品質佳、交期準確,深獲客戶信賴,在全球遊艇供應占有一席之地,並享有「遊艇王國」的美譽。

近年遊艇業因廠商加強上下游供應鏈整合,積極拓展外銷市場,加上2020年疫情爆發,改變民眾休閒活動型態,遊艇活動興起,致產值逐年成長;惟2021年因國際供應鏈瓶頸及貨運塞港影響上游供料,致產值滑落至56億元,年減25.2%,2022年因缺料問題緩解,遊艇出貨量提升,以及業者持續朝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帶動產值大幅成長55.2%,去年1-10月遊艇業產值續攀升至68億元,年增1.6%。

我國遊艇以外銷為主,按出口地區觀察,美國一向為我國遊艇出口的最大市場,占比約在7成左右,近年業者積極投入研發製造,提高產品品質,穩定培養對我國品牌認同度高的消費族群,加上與美國遊艇代理商簽訂長期供應合約,2023年出口美國占73.1%,其次為澳大利亞占12.3%,加拿大占5.2%排名第3。

根據 「Boat International」統計,2023年各國大型遊艇訂單總長度排名,以義大利22,056公尺居首位,其後依序為荷蘭、土耳其,我國以3,391公尺排名全球第4,較2018年成長87.9%。另在2023年全球遊艇接單前20強廠商中,國內「東哥企業」與「嘉鴻遊艇」分別排名全球第3與第11,接單長度分別較2018年成長162.6%及34.8%,顯見我國遊艇製造實力逐漸成熟並深受國際肯定。

經濟部表示,我國遊艇製造擁有完整的產業聚落,精緻的製船工藝深受國際遊艇買主肯定,並已能與歐洲廠商並駕齊驅,在國內大廠多朝高單價、客製化、豪華舒適的大型遊艇發展下,去年前10月產值68億元,再創佳績,預期在美、歐景氣持續復甦與大型遊艇產能陸續開出帶動下,全年產值可望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我國2023年遊艇產值可望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主要出口為美國。經濟部提供
我國2023年遊艇產值可望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主要出口為美國。經濟部提供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