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內布拉斯加州,保守派川普支持者給我的文化衝擊



文:謝秉霖(前花蓮高中學生會會長)

在去年,有幸能以公費至美國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擔任為期11個月的交換學生,我看見美國學生的勇於發言、將創意落實在每日校園生活中,但也看見美國校園槍枝及毒品氾濫,令人深感不安。而我所居住的州位於美國中西部,是高中地理課本中一望無際的麥田,同時也是致使川普勝選、保守主義重振的重要地區之一。

內布拉斯加州是傳統的共和黨鐵票倉,自1968年起的每次總統選舉皆由共和黨以過半數拿下(1972年及1984年共和黨更獲得高達七成選票)。選民大多相信著傳統的美國價值如「勤奮節儉」、「堅持上帝信仰」、「與人為善」等,相信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second amendment)所保障的擁槍權(rights to bear arms)、反對任何形式的墮胎(pro-life),在LGBTQ權益上立場皆較保守。這與來自台灣的我立場大相逕庭,給予我強烈的文化衝擊。

回想起2016年,為何在台灣沒有人相信川普會當選?多數新聞台在報導美國新聞時,大量援引美國有線電視CNN的內容,「假新聞」(fake news)一詞之所以廣為流傳,便是因為川普針對CNN所發佈對於他不利的消息,皆稱之為假新聞。CNN的立場傾向民主黨(希拉蕊、歐巴馬)、立場左傾;而與之相對應的是福斯新聞(Fox News),立場傾向共和黨、右傾。在台灣,接收CNN比Fox較為容易,故這也是為何台灣民眾對於川普勝選大為吃驚。

許多人和我一樣,對於川普高舉著種族主義旗幟、對性少數及女性發表的歧視評論、以及美墨邊界築牆等言論,感到毛骨悚然。相較於希拉蕊過去30年擔任第一夫人、國務卿、參議院的豐富資歷,長期投身於婦幼運動和人權議題,身為律師的她口條清晰、思慮分明。對比上滿口政治不正確、商人風格強烈的川普,為何希拉蕊最終仍未獲得總統寶座?

首先,由於美國選舉採選舉人團制,希拉蕊在普選(popular vote)中以48.2%小贏川普的46.1%,比川普多拿290萬票,但在「贏者全拿」的制度下,輸掉了佛羅里達、俄亥俄、威斯康辛、愛荷華、密西根等搖擺州,讓出了總統寶座。比起2012年同為民主黨的歐巴馬,希拉蕊的票數足足掉了500多萬,比起2008年更足足少了850萬票,是什麼造成民主黨的敗選?我的寄宿家庭的媽媽身一名白人順性別女性,在地方政府做著簡單的行政職,從她的談話中,我看見對於民主黨(理想派)的憤恨及失望。

川普高喊著要讓製造業回歸美國,奪回大量的工作機會,這正切中了美國中下階層的心聲。當學歷為大學以下的選民薪資呈現負成長時,他們將原因歸咎於大量移民造成了低薪以及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當許多人僅做著略高於最低薪資的工作,但政府仍花大筆的金錢介入中東紛爭、讓敘利亞難民進入美國、或高喊人權口號,這些並非每天都要面臨金錢困擾的選民所真正在乎的。

而將票投給希拉蕊,的確得到了政治正確和普世價值的認同,但8年歐巴馬的任期,選民早已聽膩的冠冕堂皇的說詞,希拉蕊當選後,對於許多選民只不過是女版歐巴馬,意味著不會有任何經濟上的重大改變。

而歐巴馬所推出的「歐巴馬健保」(Obamacare),2017年一個月的平均保費高達393美金(依個人收入、年齡、居住地而有差異),若不參加保險計畫還必須面臨罰款,儘管立意良善,但造成選民激烈反彈。川普選前的重要政策,便是要求廢除「歐巴馬健保」,但眼見川普的第一屆任期即將到任,「歐巴馬健保」仍屹立著,根據BBC報載,2019年更有410萬美國人購買了新的保險計畫。而川普陣營積極希望透過司法體系,宣告「歐巴馬健保」違憲,至於能不能成功,只能拭目以待。但此項口號,也成功為川普吸入大量選票。

而在美墨築牆,更是讓許多人想不透的政策,川普希望遣返1100萬位無證移民,而其所生的400萬民子女(美國國民),共計1500萬的人將面臨家破人亡的危機。然而川普過去在多筆建案中皆被踢爆大量使用無證移民,並且給予低於最低薪資的待遇,但希望築牆的說法,無論川普是否言行合一,無論最後是否成功興建,都滿足了大量白人選民(尤其藍領)對於非法移民的不滿及仇視。不過筆者仍認為,這單單只是對於現行生活的強烈不滿,支持川普就等於種族主義者,因果關係過為薄弱。

儘管生活在中西部,多數年輕人對於川普的言行仍相當不以為然。舉槍枝管制為例,共和黨收受大量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的政治獻金是眾所皆知的事實,讓任何對於槍枝的限制性修法在兩院皆被強烈杯葛。

川普堅持擁護憲法第二修正案,就算在佛羅里達高中槍擊案後的一連串學生串聯活動中,他鬆口支持有限度的槍枝管制,但尚無見到實際性的重大作為。而學校中的非裔美國人、墨西哥人,對於川普更是強烈反感,毋庸置疑。

近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投入國民黨大選,許多人將其類比為台灣版川普,但若仔細觀察,郭董高舉的自由貿易旗幟,與川普其實有許多差異。川普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提高中國關稅、增加國家對市場干預等,都與共和黨傳統的自由市場經濟有所不同。

而郭董在威斯康辛州的投資,原本希望招募13,000工作機會,但卻已承認無法達成,而諸多環保團體也提出鴻海的設廠將導致洪災,郭董是否能提出穩健並可達成的計畫來擔任總統,或是如同川普雷聲大雨點小,期待在未來的辯論中看到更多蛛絲馬跡。

而在美中貿易戰中,夾處兩大強國間的台灣,該如何是好?我想提供交大科法所林志潔教授的說法供讀者參考:「台灣勢必要在美中兩國間做出立場選擇,而在政治(民主自由的信念)及產業(台灣上市公司多為高科技產業)的雙重因素下,沒有選擇中國的空間。」然而,無庸置疑的是,台灣勢必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找到世界上的立足之地。

延伸閱讀

■  各國如何總統初選:美、法、韓各出奇招,但為何就是不用「全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