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慈濟好老師 慈大附中1+2合心共識營

 

    「如何成為一位慈濟良師?」答案就在8月25日至27日慈大附中舉辦的合心共識營,以「我是好老師─有效教學與班級經營」、「我是慈中老師─新課綱與慈濟人文的續航力」及「我是慈濟老師─親近法脈、走入宗門」為營隊軸心,讓全校190位的老師浸潤在一堂堂有溫度的課堂教學與新課綱的新風景,並透過回到心靈故鄉──靜思精舍,重溫身為教師的那一念心與教學願景。校長李玲惠表示:成為一位有效能的老師是身為老師的基礎,能與108課綱接軌,了解學校符應課綱發展的校本課程更是慈中老師所必備的,相信透過慈中社群共備、共學、共識的力量,培育出胸懷美善的世界級人才。

    第一天老師們透過班級經營案例演練了解如何同理、借力使力等輔導與諮商的策略,學習有效的班級經營。接下來由受到仙女老師──余懷瑾老師影響,而改變課堂班級經營策略的三位老師分享,一堂有溫度的課堂,不但上課氛圍變得熱絡有趣,也幫助學生更快掌握重點,更在改變後看見教室新風景,蕭幸青老師表示要讓學生喜歡這堂課,就要先改變自己。

    之後,由仙女老師「Super團隊力」講座接棒,從教學願景開場,說明班級教學的目標、痛點、爽點,傳遞教學的重要價值,如何具備三創思維,藉由六頂思考帽轉換思維,引導老師們更有意識地思考。仙女老師以豐富實例,生動的肢體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帶來了不起的一堂課,讓所有老師都捨不得下課,學習把學生當逆貴人,努力用生命影響生命,以正面肯定的言語讚美孩子,那麼有溫度的課堂就會在慈中校園一一出現!

    「只有在老師身上看見合作的風景,學生才能學會跨域合作解決問題。」第二天由林成財主任先梳理慈中三年來為了迎接108新課綱做了哪些準備;簡辰緯組長分享從教師社群到素養課程,透過校內一群群團隊共備,確定以學生為出發點來構思核心概念,開出更符合學生需求多元選修課程;吳旬枝主任分享慈濟人文的亮點課程,從高一的覺茶青春、慈濟學與NGO,到高二的花開有時、國際關懷與行動,「把握每一個與慈濟有因緣的孩子,以慈濟人文澆灌,種下善苗」,見證學生在人文課的涵養與成長;吳思寰主任分享慈中高一自主學習課程,從教師自組社群、共備微課程,學生以小論文等形式展現對興趣的探索,並展現多元的學習風景;王佩茹主任介紹慈濟小學的人文課程,透過老師們在課程盤整中不斷自我辯證、澄清、修正,產出一到六年級的整合國際教育與慈濟人文的主題課程,開啟靜思語教學的另一種可能。下午則是認識慈中另一群老師-慈誠懿德爸媽。師公 上人說不能親自愛每個人,所以她請懿德爸媽來愛慈中的老師和學生,而慈中390位慈誠懿德爸媽,都是以媽媽的愛心來愛慈中孩子,用菩薩的智慧來教育慈中的孩子,相信能用生命影響生命,讓愛無限循環!

    第三天回到靜思精舍,老師們到玫瑰園親手摘採玫瑰,體驗師父們「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精神;德劭師父分享靜思家風,提醒慈中老師們法脈是永續的,不要脫線,持續走在真實道上;邱國氣師兄「沒有錯,但不一定對」帶著大家思考,面對平安與危機的拔河,該如何做選擇並付出實際行動!更鼓勵大家茹素,要有使命感為世界盡一份心力;「老師的一句話往往會影響學生一生,上人也是我的老師。」蔡思一師兄分享研發淨斯的重要起源,實踐力行運用科學技術,發揮大愛精神,善待地球環境;張思平師兄分享在非洲賑災,非洲志工菩薩生命雖然示現苦難,卻仍歡喜心接引更多南非在地的志工,努力克服疫情考驗;最後一堂大哉教育則由熊士民副執行長來分享防疫五部曲,分別是安貧紓困、精進不斷、調度採購、茹素推素、祈禱懺悔,提到應對這一波疫情最好的法藥是吃素、勸素,並且誠心祈禱,相信以愛化礙,全球都能疫起挺過。

    活動圓緣時老師們分享三天合心共識營的所得與感動,從自許良師為起點,到以身為慈中老師為榮,相信師長們透過彼此跨科共學、凝聚共識、協作共創,大家努力的腳步將從經師,人師到自信地邁向良師,更期許透過親近法脈走入宗門,人人都能成為慈濟老師-擁有老師心、父母心、菩薩心的「三心牌」老師!

(撰文:林惠瑩、圖片: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