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以為疫情亂象是媒體抹黑,直到全家確診後才發現問題實在不小

文:林致祐

人在健康的時候,都覺得新聞上的疫情亂象都是打鬧,看過幾個電視台報導對流程的指控,曾經也覺得是政黨在刻意抹黑。直到自己遇到了,才發現從確診到看診到領藥的流程,真有不小的問題。

日前我父親因有症狀而快篩發現是陽性,當天早上被我母親叫起床,睡眼惺忪掛到台大的疫情門診,父親也順利在醫師問診後做了PCR、拿了藥——運氣很好,我也因此更覺得那些說驗不了PCR或看不了診的人,大多是在帶風向的。

只是當晚睡前,我和我母親開始有症狀,我們打算隔天早上來快篩,同時當晚就先掛了聯合醫院的「快篩陽確診評估視訊門診」。不難掛,名額不少,隔天起床快篩確認是陽性後,我想說就照著流程走,應該和我爸看診拿藥的流程差不多。

後來才發現那只是噩夢的開始。

快篩陽之後看的第一個視訊門診,其實不能問診和拿藥?

首先,雖然掛到號,但我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政府的圖只寫說「掛號→視訊診療」,聯醫的掛號頁面說要加一個LINE,我也加了,並傳了相關資料,但一直都未讀。

因為我母親說昨晚開始覺得心臟有些問題,我也很怕掛不到號看不了診,加了好幾個LINE等了很久都打不進去的總機之後,突然聯醫打來,有個很親切的女生跟我核對需要準備的資料。

由於要符合視訊問診「三類人」的條件,要求的是「同住者隔離簡訊」而不是我本來傳去的「確診簡訊」,我借了父親的手機來回截取幾次圖,還在處理時醫院的LINE撥過來,「還沒準備好嗎,我們後面人還很多」,掛斷。

確實沒準備好,我又把相關資料重新傳過一次,戰戰兢兢的在手機旁邊等LINE響,不知道是半小時還是一小時之後,又打來,我母親先跟醫師說話,我回房間拿東西,但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我走回手機前的時候,他又說「這個資料不對」,又掛斷。

但我確定這次是對的。

事實上,他LINE裡面傳的文字也說是對的,我們很疑惑,只好繼續等LINE響。這次是打到我母親的LINE,另一名醫師跟我們核對了本來就沒錯的資料,幫我們上報為確診者。

這時候,我開始像醫師說我母親的病況,詢問拿藥事宜,「我們這個不能開藥喔,只是代替PCR」。

「咦?」

然後我們的確診奇航進入下半場。

「健康益友APP」無法註冊,但要視訊看診都需要用APP的螺旋

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根據台北市政府的說法,遠端通報確診之後是可以加掛居隔通訊診療的。但當時我也不知道,只好開始找還有哪邊有視訊門診。

由於時間已經是下午,聯醫當然都滿了,之後我一家一家醫院看,大多掛滿,其中包括馬偕在內的幾家有提到「健康益友APP」。雖然看到新聞說不好登入,指揮中心記者會也說量能有限,但決定還是試看看。

結果,原以為量能有限是掛不到號,實際上卻是家裡沒有一部手機可以越過註冊那一關,輸入了手機號碼、收到認證碼打進去,就會跳出錯誤訊息,請我關閉APP,試幾次都一樣。

那好,我記得衛福部曾經公布過「衛生局指定之視訊診療醫療機構」列表,很多新聞都引用這個連結,下載下來的檔名寫「1110512」(2022年5月12日),上頭有419家醫院,12447間診所。天涯何處無芳草,我從家附近的診所開始打,卻都跟我說沒有提供視訊看診「這個列表其實是去年疫情時建檔的」。

打了好幾間診所都得到類似的回應後,我又回頭找大醫院,但這些醫院視訊看診都需要「健康益友APP」,但我全家都登不進去呀!

在這樣的焦急之下,我好不容易找到一間有電話問診的診所,晚間讓母親跟醫師說明病況、請親友幫忙繳費跟拿藥,才告終了這慌亂的一天。

寫這篇文章,絕對不是要批評醫護人員,他們在疫情下的壓力無法想像,不論如何我都抱持著最深的敬意與謝意。我覺得真正的問題,是在制度幾天就改變一次的同時,地方政府與第一線人員並沒有做到最透徹的溝通,導致醫護人員在執行時產生漏失的狀況,徒增醫護人員的辛勞,也無法有效解決病患的問題。

而在中央層面,從健康益友到視訊診療列表,都能發現衛福部看到「軟體跟院所數字在那裡」,好像就問題就解決了的心態,卻不知道其實資料完全不正確、系統民眾也無法使用。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個一間一間診所打電話然後被拒絕的人,再想想那些有資訊落差的弱勢族群,誰又能幫他們呢?

以上就是我們家確診後的奇幻冒險,其實最希望的就是如果有需要的人,可以看到我迷過的途而省下冤枉路,至少在政策下一次改動之前。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

延伸閱讀
想當行銷人,畢業生該如何入行?面試應徵,說穿了就是你的第一次行銷工作
【書評】王駿《1951全面追緝》:一睹風雨飄搖年代,國府諱談的史實與台美關係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