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冰原歷險記之媒體冰河期

工商時報【王榮章工商時報副總編輯】 媒體業的凜冽寒冬,絲毫沒有要結束的跡象。9月8日,飛碟聯播網、NEWS98驚傳裁員,將全數11名記者資遣;而傳聞已久的台灣蘋果日報「新聞外包」計畫,也將在10月1日上路,媒體的漫漫長夜看不到曙光,似乎也預告著產業的巨變即將來臨。 全球媒體業的不景氣已持續多年,近年更有加速惡化的危機。去年底,我在編輯室報告寫了一篇「消失的第四權」,談到台灣媒體業在2015年下半年出現跳水式下跌後,2016年幾乎是直接進入寒冬;同時也憂心媒體的集體殞落,對社會、國家將帶來深遠影響。當時許多媒體圈的朋友問我對今年的看法,我的回答是「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端傳媒(香港網路媒體)在4月初開了第一槍,宣布由於未能找到新投資者,現有90名員工將大舉裁員70人,且被裁員工並無遣散費,消息一出震撼各界。眾所周知,端傳媒的口碑不差,也勇於碰觸許多敏感議題,當時就有人感慨,如果做出好內容還是無法存活,媒體業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5月份,去年才傳出大裁員的三立電視又傳出精簡人事,這次目標指向財經台。進入6月,同樣在去年才大幅裁撤人力的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將啟動史無前例的「新聞外包」計畫。據了解,經過幾個月的運作,這項外包制將在10月起由部分單位「先試先行」,適用的員工除了領到一筆資遣費,還保證未來1年的薪資;記者則成為蘋果的外包商,產出的新聞優先提供蘋果日報刊登,不過也可以自己接外稿賺外快。 蘋果的算盤打得精,先不論其他負面效應,光以人事成本來說絕對划算;而對外包記者來說,同樣先不論收入是否減少,直接的影響則是沒有勞健保,也沒有公司提撥的6%退撫金,不利未來的退休規劃。至於這項頗具「創意」的計畫,會對陷入泥沼的新聞業帶來什麼影響?值得好好來觀察。 7月,香港壹傳媒集團宣布以5億港幣(約19.7億台幣)將包括港、台壹週刊在內的多本雜誌,賣給剛出售《都市日報》的商人黃浩。對照壹週刊當年登台時掀起風暴的盛況,令人不勝欷噓;而沒了黎智英的壹週刊會呈現出什麼新樣貌,各界都在拭目以待。 到了8月,又有一家網路媒體進入暴風圈,「NOWnews今日新聞網」(今日傳媒)一次資遣12名記者,約佔總人數1成。再加上日前的飛碟聯播網,近半年來媒體業可說是月月不平靜,也讓新聞從業人員人心惶惶。 不止報紙、網媒、電台、電視台苦不堪言,雜誌同樣面臨苦戰,不僅零售頻創新低,廣告更直接腰斬;對照台股今年一路走高、甚至創下史上最長萬點紀錄,以及外銷訂單寫下連12紅的佳績,更加凸顯媒體業慘況的突兀與詭異。 到底要怎麼救亡圖存呢?7月初,由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在內的2千家媒體組成的美國報業協會發表聲明,警告線上新聞遭 Google 與 Facebook「雙頭壟斷」,呼籲立法允許其向這些網路巨擘採取集體協商。新聞媒體聯盟主席查維恩(David Chavern)指控「雙頭壟斷吸光了幾乎全部廣告收入」,「但這兩家網路巨擘沒有雇用記者,只想靠著一個已快被榨乾的新聞產業來幫他們做這些耗成本的工作。」深層來看,美國報業聯盟這次大反撲能否成功,確實攸關著全球媒體業的生死存亡。 多年來媒體業用盡洪荒之力,從最簡單的裁員減薪到各種轉型嘗試,但迄今依然找不到出路。電影「冰原歷險記」裡的動物主角們在歷經各種艱險後,最終總能找到安身之所;但全球媒體的寒冷冬天,儼然已成為漫長的冰河期,要盼到春回大地,所有媒體人顯然得再加把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