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混合雲架構成主流 資料保護不可輕忽

企業朝數位轉型目標前進時,不少組織會選擇將各種系統、服務和流程搬上雲端,能有效節省部署的時間和硬體成本,也可降低IT人員後續維護與管理的心力。然而,當上雲改善了許多地端部署的短處、省去許多資源和預算時,並不意味著部署於地端的系統與資料就會消失。

舉例來說,儘管近年醫療業、金融業等業者的資料上雲法規,正在逐漸鬆綁當中,還是有部分類型的資料,必須經過申請才得以上傳,這代表企業部分高度隱私的資料,仍可能為了符合法規,必須保存在地端。再來對多數企業而言,完全上雲並非一蹴可及的策略,有機會碰到資料轉移成本過高,或得評估後續資料存取速度,是否能完全滿足企業使用場景。

同時,Synology群暉科技觀察到,當前多數企業只思考到改變部署環境與資料部署方式,卻未設計到相應的保護措施,這有機會造成重要的營運資料或系統,面臨損失或安全性風險,而難以擁抱營運韌性。

事實上,不少知名的雲端服務業者,都會在其服務合約中,載明用戶應自行落實保護資料,像是寫道「本公司建議貴用戶定期備份貴用戶之內容,以及貴用戶在服務上儲存或使用第三方應用程式及服務儲存的資料。」也就是說,資料放在雲端並不意味它就不會消失,仍然存在人為疏失刪除、物件過期無法救回等窘境,甚至還有些雲端服務商得以審視企業和個人放到雲端的資料,並有權處置之。

綜合上述面向,由於企業資料同時存在雲地兩端,勢必得調整過往純地端的資料保護方式,選擇雲地混合的保護架構,才是最好的策略。具體作法的第一步,是企業需仔細盤點環境當中的資料,哪些應該採用雲端、哪些則適合留存於本地端。每間企業的資料屬性和用途皆不同,並沒有標準的作法,唯一要留意是否有部分資料「未搬遷完全」,殘留一些在本地端,反而不利於後續使用資料。

確定好各項資料的儲存空間歸屬之後,接著就是處理可靠性的問題。事實上,無論是針對本地端或雲端,市場中皆有豐富的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只要掌握「流動性原則」即可。像是欲整機備份業務人員的筆電時,由於業務屬於經常在外部行動的類型,就適合採取備份上雲的方式,避免還要連回本地端、反而降低備份效率與效能。

相對來說,辦公室的內勤人員則可以善用企業內網的高速優勢,依舊備份至本地端。透過依應用情境的彈性備份部署,為組織確保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及時還原、降低營運中斷的可能性。

最後,企業優先挑選兼具雲端、地端資料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除了便於IT人員能夠一次性採購,後續碰到各種疑難雜症,也能尋找統一支援窗口,降低相關管理者的工作負擔,更能落實雲地皆安全的資料架構。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
千金股年底競速 大立光王者回歸 掀比價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