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精武風雲之保釣情仇

中國時報【張景為】 由香港動作片鐵三角,劉偉強導演、陳嘉上編劇、甄子丹主演的「精武風雲」,最近分別在兩岸三地上映,造成了轟動與話題。有意思的是,本片在宣傳與上映時,恰好發生了中日兩國的釣魚台衝撞事件;銀幕上當然是痛打小日本,銀幕外則是兩國官方互嗆、民間叫陣,電影的戲劇氣氛對照現實中掀起的緊張對峙,激盪推演,竟又產生了一種真假交織的魔幻之感。 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電影,無論是抄襲、模仿或創新,一向具有非常敏銳的現實感。「精武風雲」的主題除了武打,無疑的還是抗日,主角更是當年李小龍所塑造、華人熟悉的霍元甲弟子陳真;但儘管如此,時代演變下的不同氛圍,仍然呈現了角色與興味上微妙的差異。 自從一九七二年羅維導演的「精武門」驚天出世後,陳真這位虛構的民族英雄,近四十年來,不斷成為港台電影、電視劇熱中拍攝的題材,不同世代的觀眾也始終亢奮於他痛打日本人的激情之中。若以電影來看,最著名的陳真有三個,各自代表了那個時代最紅的動作巨星:一個是狂野悲壯的李小龍原型,另外兩個分別是一九九四年「精武英雄」的李連杰,以及二○一○年「精武風雲」的甄子丹所飾演的「變體」陳真。 不同於李小龍的陳真只是一個質樸孤獨的莽漢,李連杰的陳真已進化為文武雙全的留日學生;甄子丹的陳真更誇張,不但變成黑俠與蝙蝠俠的綜合體,而且還延伸出當年迎槍一躍,詐死遠赴歐戰,歷劫歸來且精通外語、彈鋼琴的地下組織抗日要角。除了陳真越變越花俏,真正微妙的還在這三部電影裡日本人的角色。一九七二年的「精武門」裡,日本人當然是絕對的壞胚,李小龍也就打得悲憤壯烈;九四年的「精武英雄」,李連杰留日時日本師生則有頗多反戰理性人士,由倉田保昭飾演的日本高手更是武德兼備的大師;但到了今年的「精武風雲」,日本人在片中又恢復成十惡不赦的軍國主義禽獸,最後由甄子丹快意恩仇,收拾殆盡。 這番演變,究竟只是電影娛樂效果的表現技巧,還是因為不同時代的中日國力有所差異,所產生的心理投射?頗堪玩味。而如今在大國崛起、盛世重臨的主旋律下,回顧兩百年慘遭列強欺壓的挫敗國恥,尤其是日本的凌辱侵略,中國民族主義是狂熱反彈?淋漓宣洩?還是自尊自重,有為有守?實值探究。 這次中日釣魚台衝突,台灣人其實感受複雜。過去我方為此與日較勁,爭議對峙,雖然累積不少經驗,但總是以無奈收場,如今終於碰上中日直接交鋒,當然要看有何不同之處。目前觀之,中方以其大國之姿,果然展現了台灣所無的資源與強硬,大陸當局軟硬兼施,公開與私下之間折衝進退,絕非全然無視現實。但另一方面,中日兩國民間風潮不斷,美日結盟軍演態勢明顯,宣稱寸土不讓的中國政府,腹背受敵,挑戰正殷! 貫穿三部精武系列電影的經典台詞,是陳真所怒吼的「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四十年前李小龍版是在備受欺壓後的迸發反擊,令人看得熱血沸騰;如今甄子丹版卻成了口中喃喃自語的魔咒,既不自然又顯刻意。中華之復興、民族之圖強,必須戒慎自持,以此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