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不掉的香菸經濟

工商時報【鍾寧】 6月1日起,北京開始實施史上最嚴的「北京市控制吸菸條例」,凡是「帶頂、帶蓋」的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皆禁止吸菸,學校、醫院、運動等場所附近戶外也不可點菸。北京市政府甚至在社群網站開設帳號,讓檢舉者上傳「現行犯」照片。 在中國,成為二手菸受害者是相當容易的事,餐廳、交通工具裡時常雲霧繚繞,以一日所見的吸菸者目測中國香菸的消費數就不難想見有多龐大。 中國抽菸者有3億人,每年抽掉2.5兆根香菸,全世界超過3成的香菸是由中國人吸食。中國香菸銷售是由國家壟斷,由中國煙草總公司(下稱中國煙草)專營,中國煙草擁有160多種品牌,從平價到高檔菸皆有,幾乎囊括了中國不同層次的香菸消費群。 菸草業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計劃經濟的堡壘」,從菸草的種植、收購到生產、銷售都實行「一條龍」管理,中國國家煙草專賣局與中國煙草實質上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同時承擔行政職能和經營,這樣的制度被認為是中國禁菸效果不彰的原因。 由於中國政府限制外國香菸進口和在中國國內生產,因而外國的菸草商始終打不進中國市場,使中國菸草業成了毫無市場競爭可言的特許行業。 中國煙草是少數未上市的央企,但卻是央企營收排行中的第1名,甚至遠超過第2名的中石油。數據顯示,中國煙草2014年的年利潤達1,649.4億元,遠高過第2名的中石油,以及第3名的中國移動,其年利潤分別為1,024億元、509億元。在全球菸草業當中,中國煙草市占率高達43%,全球之冠,市占率甚至超過排名後5名的菸草商加總,但中國煙草絕大部分銷售市場在中國國內,其香菸品牌在中國以外卻無人問曉。 消費力大 海外收購菸草 中國香菸市場之大,其國內的菸葉供不應求,據彭博報導,中國煙草近年來也開始向美國收購菸葉,中國已成為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連遠在非洲的辛巴威也出口了54%的菸葉到中國。 中國大陸菸草業連續近20年成為納稅大戶,貢獻近10%的國家財收。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菸草業創造9,110億元稅收。為了控制吸菸人口,今年5月初,中國政府睽違6年再度調高菸草消費稅,從原本的5%調至11%,並按每支香菸0.005元加徵從量稅,預計2015年,中國政府將可從菸草業徵得破兆的稅收。 此外,菸草業也是雲南、湖南、貴州等菸草大省的最大財政收入來源,其中生產「紅塔山」香菸的雲南省,菸草業為地方政府帶來的稅收比率超過45%,一直是地方稅收的穩定來源,在安徽省蚌埠和滁州市,菸草業對地方財收貢獻率甚至高達70%以上。 菸草業 政府最大稅源 惟中國於2003年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此後陸續推出各種禁菸令,但都被譏為「禁而不止」的法令,研究中國菸草業的政治學者李成認為,菸草行業是政府最大的稅源之一,成了中國官方在控菸問題上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 吸菸在醫療和社會保障上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成本,已經超出了它的獲益,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也認為,因為收益而發展菸草業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