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文化再造與轉譯,說出馬祖的故事【獨立特派員】
藝穗行動 馬祖真正的樣貌是什麼?
這天,一群從台灣前來馬祖南竿參加「馬祖藝穗行動」的創作者,正在參觀改建中的梅石特約茶室。此處尚未正式開放,只有在2022年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活動時,曾經作為展場短暫亮相。國際藝術島是馬祖歷來最盛大的藝術祭,已舉辦過兩屆,此次的藝穗行動,被視為明年第三屆開跑前的暖身。
2018年起,透過文化部歷史再造現場專案的支持,昔日的梅石營區,目前正走向轉變的過程。空間,因為記憶的填充,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資深文史工作者王花俤,長年投入馬祖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研究工作,提出了他的觀察。
王花俤說:「我們有一個很強烈的世代記憶的斷裂,我們這一輩、上一輩,他經歷過這樣一個整個過程,戰地背景的流程,但是在1992年後出生的這一些孩子,對他來講那個年代是非常遙遠。」
而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則說:「我非常希望從戰地轉譯下來是一個藝術島,我們一直被環境、被政策、被政治而產生一個樣子,那個樣子其實從來都不是馬祖自己,那麼什麼才是真的馬祖呢?」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戰地文化如何轉型活化?
來到馬祖,隨處可見軍事標語及設施,島嶼沿岸海防據點遍佈,依照順時針方向一一編號,光是南竿,就有95座。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自2002年開始評選以來,至今有18處入選。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以其獨特性,在2010年獲得青睞。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說:「馬祖目前是台灣甚至是整個全世界,見證冷戰時期的戰爭設施最好的一個地方。」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說:「在199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成立了之後,有非常多為觀光而活化的場域,比如說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鐵堡等。那到了第二階段,像12據點這種咖啡廳就開始出現,01據點以軍事為主的博物館形式的呈現。」
過去被活化利用的空間,有些歷經經營團隊更迭,有些再度閒置;與在地民眾生活需求脫節,也可能是問題。然而,以觀光為導向的發展政策,更面臨環境變遷帶來的考驗。吳曉雲說:「很多人可能認為北海坑道就是一個看藍眼淚的地方,而忘記了重要的過去。我覺得賦予這些變成棄巢的空間,一個新時代的意義,而跟我們的下一代有所連結,是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當然也是我們的局限跟課題。」
當藝術走進馬祖 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挑戰
建築師張正瑜,2017年第一次登島。他受邀參與軍事據點轉譯計畫,負責26據點的改造,歷時數年完工,並拿下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
張正瑜說:「它是帶著某種未知、害怕,甚至有一點點你走久了你會開始覺得恐懼,可是當你開始覺得那個恐慌症要發作的時候,你就到了下面有光線的那個射口。對於不熟悉海防據點的居民,在他們過去的經驗裡面,可能無法接近這個地方,我們就覺得這個感覺好像可以好好的被保留下來。」
身為外來團隊,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環境適應,是不小的挑戰。在人際關係高度緊密的馬祖生活,有助力,也有阻力。台灣團隊與在地居民的關係,隨著相處,開始有了變化。
另一位建築師陳宣誠,則是透過走讀,讓年輕的創作者們,在有限時間裡認識在地文化。馬祖除了戰地文化景觀,閩東聚落傳統建築,也是重點。正在為藝穗行動成員解說的陳宣誠,曾是參與兩屆國際藝術島的策展人,對於藝術介入行動,有許多反思。
陳宣誠說:「其實他們(居民)其實根本不太需要藝術這件事情,因為離他們非常的遙遠,他們在意的可能是東西有沒有人買,或是觀光上的問題。我覺得比較希望的是說,跟他們一起去轉變那個視角,來看一看原來我們有什麼。」
矗立在馬港海邊的藝術裝置,是第二屆國際藝術島留下來的作品,當地居民已習慣它的存在。當日常生活持續前進,時間會為馬祖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留下什麼?
(※尹雯慧 劉建邦/採訪報導)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奧運台灣射箭女團擊退美國 8強迎戰「魔王」級強敵南韓
聖克里斯多福總理率團訪台 盼深化友誼合作
嘉義六腳鄉藝術學堂 提升老人美學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