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俄「中」北韓極權軸心成形 衝擊全球安全

◎林柏州

俄國總統蒲亭掌權後,對外發動數次侵略戰爭,並在2008年入侵喬治亞北方領土、2014年奪取克里米亞後食髓知味,於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然戰事發展未如預想,民主國家對烏實施軍備物資馳援,俄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在內數十艘軍艦遭擊毀,俄羅斯開始轟炸平民設施、動用「匕首」極音速飛彈等具戰略意義的武器,但對扭轉戰局走勢,並無立即效果。然而,烏俄戰爭無疑已串起極權領導人的戰略互動與外交協作。

俄羅斯恣意發動侵略戰爭、踐踏國際秩序,引來國際輿論撻伐之餘,又對西方進行「核勒索」,拉攏中共、北韓、伊朗,讓國際安全情勢持續惡化。俄羅斯對烏「特別軍事行動」敲響歐洲和平警鐘,歐洲民主國家始警覺於和平秩序遭受威脅,開始提高國防預算,強化集體防衛機制,啟動軍備科研計畫等,大力援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

俄國看準民主國家領導人面臨選舉壓力,決定拉長戰線,對西方發動認知作戰,並加強外交、經濟合作尋求戰爭支援;中共與北韓成為首選。雖然三方合作尚未達軍事同盟程度,但戰略協作程度不斷提升,已成功營造新的極權軸心勢力。

中共擁有龐大經濟後盾,憑藉戰事,積極提升俄「中」2019年建立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去年3月習近平訪俄,宣示共同推動「百年變局」,並反對單邊制裁,毫不掩飾對俄支持;同年10月蒲亭回訪北京;12月習近平接見俄國總理米舒斯京時重申,俄「中」保持密切關係是「戰略選擇」,雙方藉烏俄戰爭,深化雙邊經貿、科技合作。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則在去年9月訪俄,兩個月後成功發射間諜衛星;今年1月更密集發射數百發砲彈,升高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外界研判北韓從俄羅斯獲得有關技術的可能性極高,北韓也提供彈藥回報俄羅斯;此舉也加深區域不穩定。此外,中共與北韓領導人於元旦互發賀電,期許2024年為雙邊親善之年,將推進合作關係。

面對美「中」戰略競爭的國際體系,俄「中」、「中」朝、俄朝的三個雙邊關係緊密提升,俄國獲得經濟與外交支援;北韓取得持續在朝鮮半島挑釁及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戰略支援;中共則確保來自俄羅斯的能源及產業供應鏈穩定,三方運用紛亂的戰事進行合作,遂其擾亂國際局勢的企圖。

(作者為國防院中共政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