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元旦升旗展望新局 齊心打造美好未來

◎董慧明

「國旗」代表一個國家的主權、尊嚴、精神和信念;「升旗」則象徵民眾對國家的尊敬、愛護,及對國家的忠誠與榮耀。中華民國113年元旦在即,總統府和各縣市政府都將舉辦升旗典禮,在嶄新年度的第一天,凝聚國人對國家的團結與向心,也以繼往開來的期許繼續前行。對國軍而言,元旦同樣更堅定保國衛民的使命與責任心。

民國113年是龍年,取生肖「龍」的諧音,我國以「萬物興龍、平安好事」為開年願景,希望各行各業興盛繁榮、國運昌隆。相信配合在各地舉行的升旗典禮儀式,更能涵融對國家的熱愛及對來年的摯盼。這項看似傳統的儀式,在國旗冉冉升起時,見證我國建國至今篳路藍縷的民主化進程,以及臺灣人民不屈不撓、奮進拚搏的歲月。這份成果奠基於無數先賢的艱辛奮鬥,更啟迪我們承先啟後,確保國家民主憲政與自由的生活不被改變。

過去這一年,儘管國際局勢錯綜複雜,地緣政治生變,再加上中共對臺窮盡滲透分化與軍事威脅手段,極力打壓臺灣的國際空間,企圖弱化臺灣民眾心防,但事實證明中共的策略失敗。其片面改變臺海現狀、挑戰區域和平的結果,反而加速全球民主國家深化合作,共同抵禦中共威權政體對自由民主的危害。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公布的年度全球自由度報告,將臺灣評列為亞洲第2,這足以證明我國堅守自由、平等、民主的制度與價值觀,深獲國際認同。

此外,國軍在國防建設方面亦取得許多重要成果。首先,在國防自主政策引導下,陸軍使用的「紅雀」微型無人機、雲豹八輪裝甲車等,持續在各項重大戰(演)訓任務中實際驗證效能;國艦國造的海軍「海鯤軍艦」、「輕型巡防艦防空型原型艦」分別於今年9月及11月下水、開工;國機國造的「勇鷹號」新式高教機至今已交機22架。另受到烏俄戰爭影響,各國皆積極發展無人機、低軌衛星等軍民通用裝備。對此,蔡總統亦於日前出席「中科院民雄航太暨無人機院區開工動土典禮」,象徵我國將進行無人機的新創量產,並加速研發「軍用無人機」,有效提升國家不對稱戰力。此外,國家數位發展部亦推動「應變或戰時應用新興科技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驗證計畫」,進一步強化我國通訊服務的韌性。更重要的是,國防部執行「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更彰顯國軍應對多變安全挑戰的決心與信心。

中華民國肇建至今已邁入第113年,我們在堅信自由、民主、人權的基石下,共同克服種種挑戰。國軍更應加強戰訓合一、創新軍事思維、強化國際合作,秉持踵武前賢的精神,與國人齊心打造更堅實、安全、幸福美好的國家未來願景。

(作者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