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加拿大立法遂行「民主防衛」 反制中共認知作戰

◎蘇紫雲

加拿大政府日前宣布將制定《反外國干預法》以強化法律體系對抗新興的認知作戰威脅,主要目的是防止境外勢力干預加拿大民主選舉以及政策制訂與決策,該法也授予加拿大安全與情報單位更大權力,並設立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以遏制民主受操弄和影響。特別的是加國官員直接點名「『中國』是最持久、最複雜的外國干預威脅」,證明北京當局對全球民主國家的嚴重威脅。

加拿大如此大動作的主要是原因是聯邦政府發現2019年和2021年的聯邦選舉有外國勢力干預的跡象,經過實際調查、情報研析、以及數位跡證等多方核察,確認國家級的境外勢力的確企圖影響大選,目標在損害加拿大民主制度和民眾信任感,裂解對政府的威信以及擴大不同團體的分歧,而這些跡證都指向中共當局。依照加拿大騎警、情報單位等聯合小組調查,中共情報機構最早是在90年代中期,也就是「97香港大限」前啟動滲透計畫,當年由於主權歸還中國大陸引發的不安全感,引發香港大量移民潮。加拿大政府基於人道考量、身為大英國協的責任、以及加拿大吸引投資的多方因素考量,當時採取寬鬆移民政策,只要25萬元加幣就可取得移民資格,設立公司增加就業機會則可得到加拿大公民身分,以鼓勵香港移民。因此中共情報機構開始長期布線,透過富豪、黑社會團伙人員的合作滲透加拿大僑界,逐步影響商業和政治。

在僑界建立灘頭堡後,中共進一步滲透在地團體包括社團、媒體、民意代表、乃至於政府官員,也就是「在地代理人」以扭曲政策制訂甚至形成對中共有利的決策。這其中的「孔子學院」以文化交流之名也遭發現進行滲透作為,乃至近期被辨識出的「海外警察局」,中共駐多倫多領事館更被發現提供25萬加幣(約新臺幣557萬元)透過僑社將錢「捐贈」候選人或幕僚,並透過「微信」等社群媒體、乃至「環球時報」加拿大版以錯假訊息塑造、或要求華語區選民支持特定候選人等手段以影響選舉,在在都坐實中共對加拿大社會的滲透。

經過多方討論後,加拿大社會對反制認知作戰的威脅取得共識,必須在國家安全與言論自由之間取得平衡,以避免境外勢力藉由民主摧毀民主。 此一立法象徵民主國家覺察到中共認知作戰滲透的威脅,並在法體系上遂行「民主防衛」的具體作法,都值得我國借鏡與參考。 (作者為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