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北約強化印太對話 遏俄中混合戰威脅

◎董慧明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於日前成立屆滿75週年。這個作為全世界「二戰」、「冷戰」後實力規模最強大、運作最成熟的西方國家軍事戰略同盟,在當今國際情勢變化中更加凸顯其角色與地位。特別是隨著俄羅斯和中共的威脅持續增加,北約的聯合防禦功能變得愈形重要,並且強化了與理念相近夥伴國家的合作。在此過程中,北約已開始著力於增進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對話機制,以共同抵制俄、「中」混合戰威脅。

近年來,北約不僅致力於在歐洲範圍內加強軍事和政治合作,還積極擴大其成員國的影響範圍。例如,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以及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等印太地區國家皆成為成員夥伴。尤其當混合戰和資訊網路攻擊等新興國家安全威脅的防範難度日益增加,更有賴聯防機制的構建與落實。在應對俄羅斯的入侵以及中共對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域的滲透威脅方面,北約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國際社會遏制、防禦威脅的主要力量。

由此可見當前北約在國際社會中的定位,已因全球地緣政治情勢的快速變動而發生顯著改變。北約除了按照成立時根據的《華盛頓條約》(Washington Treaty)內容,對其成員國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認定、作法採以法制規範;現因俄、「中」混合戰威脅與日俱增,也將對話與合作的對象拓展至利益攸關的熱點地區國家。「北約」體認到這些安全挑戰是全球性的,需要跨領域的解決方案。因此,包括印太地區夥伴在內,皆需透過多層面的資訊分享和商議最佳作法,方能有效應對。

北約建立了「同一戰區」(One Theater)概念,將俄羅斯、中共愈益彰顯的政治野心,以及挑戰國際秩序現狀的混合戰威脅,用超越歐洲、北美洲、印太地區的地理區域劃分方式加以因應,目的是為增進盟國和合作夥伴的權益。未來,北約在印太地區的角色,也將聚焦在與夥伴國家的互動,聯合抵禦中共試圖推動包括臺海內海化、利用在灰色地帶製造衝突情境等片面改變臺海現狀的舉措及任何武力威脅。

北約於1949年基於抵制和防衛任何形式的侵略而以軍事同盟理念成立,惟當混合戰威脅已成為各國面臨的嚴峻挑戰,亦不斷增強其反制能力。因此,儘管北約無意在印太地區建立實質的軍事存在,未來仍會深化、支持和區域內主要國家與夥伴發展合作關係,提升對常規和非常規安全威脅的回應能力,促進區域和平、與穩定。

臺灣位處第一島鏈關鍵位置,面對中共威權主義擴張對區域與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除要戮力強化國防戰力、與民主友盟國家緊密合作,亦應持續爭取參與國際重要組織平臺運作的機會,以負責任的角色為印太地區的安定與繁榮做出貢獻。(作者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