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完善兵役與後備動員 以色列抗敵關鍵
◎蘇紫雲
在短暫停火以執行人道行動後,以色列與恐怖組織哈瑪斯的戰火再起,且以軍繼佔領加薩北部後,兵鋒向南挺進以圖控制加薩全境,澈底瓦解哈瑪斯組織。以色列在10月初遭哈瑪斯戰略突襲重創邊境城鎮後,能夠快速集結兵力反擊,以色列在憂患環境中打造的兵役制度與後備動員體系功不可沒,可說是護國之寶。
在贖罪日戰爭50週年前夕,主張武力消滅以色列的哈瑪斯激進組織,先藉和平訴求的戰略欺騙瞞過號稱「地表最強情報機構」的以國情報單位莫薩德(Mossad),隨即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動用數千枚火箭以及海陸空滲透作戰,掌握開戰初期的戰場主動。哈瑪斯偷襲手段穿透以軍邊境守備隊,不僅衝破納哈旅(Nahal)指揮所駐地造成指揮官與百名官兵戰死或被俘,並快速奔襲縱深區域的居民地,造成上千平民死傷,震撼以國上下。但依照以國逐步完整的資料顯示,退伍平民及民防體系在此次10月突襲發揮重大作用,由退伍民眾擔任的自衛小隊擊退部分攻擊,否則傷亡會更慘重。代表性的「梅法西姆」社區,遭到30餘名哈瑪斯成員分三路攻擊,社區志願軍雖人數居劣勢,但依憑服役經驗與平時訓練英勇奮戰,成功遲滯、抵擋攻擊,直至以色列國防軍抵達並聯手消滅殘敵。
同時以國上下緊急全面動員,24小時內動員部隊開始集結,地下停車場瞬時轉為野戰醫院展現全民防衛的強大能量。尤其是作為以軍骨幹力量「預備役軍人」立刻響應國家徵召,全球各地以國後備軍人也搶購機票回國,光是以國駐希臘大使館就包下20架班機運送約5000名備役人員返國參戰。曾任教育部長、經濟部長、國防部長,去年方下野的前總理班奈特也立即向所屬部隊報到加入抗敵行列。使以軍在18萬的現役部隊之外立刻獲得30萬人的動員部隊,達到48萬的兵力規模。除預備反擊加薩區域外,也向北部的敘利亞邊境投入增援兵力防備突擊,立刻使局勢趨於穩定。
由於人口僅有9百萬人,因此以軍的兵役制度採男女皆須服役的模式,男性公民需服2年8個月兵役,女性則為2年,所有新兵都必須接受3個月基礎訓練,學習軍隊紀律與體能強化,以及射擊、急救、生化戰等基礎作戰知識技能,結訓後接受進階訓練並進入部隊服役。特別的是,以色列人不認為服役是個人生涯中斷,反而可由軍隊中學習不同技能,包括領導能力、計畫、團隊作業、乃至分析等有助其後續的職涯發展。例如情報經驗在退伍後可轉用於數據分析,有助在高科技公司任職。
換句話說,以色列面對外部威脅的憂患意識,使其國家安全設計結合戰訓與平時發展需求,兵役制度自然也符合其平戰結合的國情需要。使以國民眾除愛國抗敵意志外,更能將兵役視為個人重要的職涯歷練,使國家安全與個人發展連結,可說是以國兵役的特色,成功創造雙贏局面。
(作者為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