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廣設「無敵中心」 烏凝聚民心團結抗俄

◎汪哲仁

去年12月16日,俄軍對烏克蘭基礎建設進行新一波飛彈攻擊,導致烏克蘭近半數地區停電後,烏克蘭政府宣布將在全境增設1萬個「無敵中心」(Invincibility Center)。「無敵中心」主要設置在學校或政府機構中,另在街邊以帳篷或大型卡車,全天候免費提供百姓暖氣、電力、網路、熱飲、食物、急救箱等,以及附近可用的加油站、銀行、雜貨店等訊息。

俄羅斯去年9月中開始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發動攻擊,目的除打擊烏克蘭軍事運補能量,也意圖迫使烏國民眾在沒水、沒電、沒暖氣的情況下離開烏克蘭,減少反俄勢力。面對大規模的電力設施受損,烏克蘭當局一開始採取輪流供電措施,然而當時即有供暖中斷的問題;雖然許多大樓擁有獨立供暖系統,不使用鍋爐站提供的熱水,且採較不受供電影響的燃氣鍋爐,但仍有許多大樓使用電熱鍋爐或燃油鍋爐,仰賴油電供應。

10月底,俄羅斯飛彈破壞基輔附近的電力設施,導致35萬間公寓無水電可用,「無敵中心」在基輔郊區伊爾平試行供暖,11月初開始大規模在基輔市與哈爾科夫市開設。11月22日,澤倫斯基宣布在全境廣設「無敵中心」。

12月17日,烏克蘭政府公布「無敵中心」設置要點,主要有設於建築物內的「固定式」,以及設置在帳篷或車輛的「移動式」兩種,並訂定7大功能,如「自主發電」、「照明」、「自主加熱」、「網路」、「醫療護理」、「訊息提供」、「緊急通訊」。其部署和運作相當彈性,可由部會、中央行政機關、國家或軍事行政部門、地區或地方政府,甚至是國營和民營企業進行。

在戰爭持續的情況下,如何確保經濟運行與居民正常生活,成為維持民間韌性的主要課題。目前多數西烏克蘭地區的經濟與金融尚能正常運行,然而面對缺暖斷電的冬季,「無敵中心」在協助民眾度過戰時黑暗期有3點作用。首先,它提供民眾過冬所需的暖氣與對外聯繫的資訊能力,有助維持民間有生戰力;其次,民眾可在此互相打氣鼓勵,重振受砲火影響的無助心理,強化抵抗意志;最後,烏國政府快速、明確的反應,以及廣泛的中央與地方、公私部門授權,加上資源整合巧妙運用,以點、線、面方式設置「無敵中心」,彰顯其行政效能發揮,強化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如斯,烏國政府得以凝聚民心士氣、強化團結抗俄的韌性。

(作者為國防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