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強化接戰規則專業素養 確保武力使用正當性

◎蘇紫雲

烏俄戰爭、以哈衝突持續衝擊全世界,對戰場各方的戰鬥人員及平民百姓所造成的傷害也牽動著人心,其中武力使用的合法性、正當性都是全球關注的焦點,甚至成為國際刑事法庭(ICC)對不當武力使用追訴的焦點,而成為國際政治議題追焦的重點,也凸顯《武裝衝突法》與國軍接戰規則(ROE)的重要性。

儘管無人機問世已久,但挾著電子與通訊技術的發展,無人航空器馳騁於各戰場空域,微型無人機更掌握超低空戰場形成「樹梢空權」,相應技術而生的各類地面乃至水上無人戰鬥載具也具有更高的自主戰鬥能力,特別時下熱門的「人工智慧」運用也以驚人速度向軍事裝備擴散運用,但衍生出的法律與道德問題,則回歸到古老的「騎士精神」,也就是武力使用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如同著名電影「美國狙擊手」片中,主角狙擊槍的瞄準鏡多次穿梭於平民間遲疑,直到確認目標攜有炸彈並採取攻擊行動才遂行狙擊任務,此刻劃人性的一幕,正是「交戰規則」的具體描述。其情節係依照現實世界美軍的相關操典與規範,如美陸軍將《日內瓦公約》等戰爭國際法的精神,規範於軍種的交戰規則,如陸軍準則司令部刊行《21世紀陸戰法規手冊》(FM 27-10)等武力運用的準則,空軍、海軍也有各自規範的交戰規則,但不若地面部隊單兵面臨的情境複雜,因此飛行官、艦長較容易管制其武力使用,並與北約等盟國年度會議以做細部調整下發各級單位。

相較之下地面部隊由於單位龐大戰鬥員眾多且分散於戰場各處,面臨的情境則複雜多舛,各級主官對於武力的使用自然無法即時掌握,因此第一線的班長乃至每一單兵都將可能面臨用槍時機的抉擇,以保護自軍的人員裝備、兼顧平民安全並完成任務,其臨機應變的決策能力至為關鍵。值得一提的是,如同國軍制發各式「小卡」,美軍地面部隊的陸軍、陸戰隊也視各地戰場政治、民情風俗編製成「交戰口袋卡」(RoE Poket Cards)以利各基層部隊、戰鬥員遵循。

國軍面對中共在兩岸層面的法律戰舉動時,相關應處皆遵循國際法體系與國軍接戰規則,體現民主國家視「武力是最後使用的手段」(last use of force)的原則,讓國家在遂行自衛權時所需依循國際法,不僅展現國軍武力管理與決策品質的專業素養,更能達到國際法律戰及輿論戰的制高點,以確保國家主權與安全。

(作者為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